如题所述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吴承恩以三藏取经一事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神性、人性与物性相结合的人物。唐僧师徒四人无疑是其中最栩栩如生的,但是,沙僧的存在感则相对较弱。老实巴交而又任劳任怨,这似乎是世人对沙僧的固有印象,但是这又过于片面和扁平。
沙僧前两次出场,与菩萨和唐僧师徒的初见,就有四大细节值得深思。
首先,沙僧作为卷帘大将,仅因打碎琉璃盏就被贬,这似乎不合情理。
菩萨去东土找寻取经人时,也为唐僧物色了三个徒弟,沙僧是首个被菩萨点化的。沙僧自报家门时,曾说,自己本是卷帘大将,在灵霄殿下侍銮舆。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琉璃盏,这才被打八百下并贬下凡来,且每七日还要被飞剑穿胸肋百余回。而在沙僧与唐僧一行人初见,与猪八戒报家门时,还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玉帝本想杀死他,多亏赤脚大仙求情才得以死里逃生。
沙僧身为卷帘大将,听起来似乎是打杂的无名之辈,但是并非如此。其一,沙僧职位不够显赫,但好在可以亲近玉帝。一般而言,凡是经常可以与上司接触的,多是上司信赖之人,且能得不少好处。其二,沙僧的降妖杖乃是玉帝亲赐,官拜大将军也是玉帝的意愿。可见沙僧并非籍籍无名,反而颇得玉帝宠爱。其三,沙僧的武功不弱。过流沙河时,猪八戒与沙僧三次作战,皆是不分上下。猪八戒作为天蓬元帅,总督天河,掌管八万水兵,沙僧能与猪八戒战平,可见其战斗力不弱。如此来看,无论是职位还是本领,沙僧都有被看重的基础。
这样的人因为打碎琉璃盏就险些被杀,确有令人质疑之处,也难怪有人猜测沙僧是玉帝刻意安排进取经队伍的。
其次,与惠岸行者对战,不分胜负,但听说菩萨在此便立刻去拜。观音菩萨去寻取经人,还带了托塔天王的二太子木叉惠岸行者,来做降魔力士。菩萨站在岸边时,沙僧从河中上来就捉菩萨,被惠岸拦住,两人大战数十合。木叉报上名号后,沙僧立刻问道,他记得惠岸跟观音修行,为何来此?当惠岸回答菩萨就在岸上时,沙僧当即连声诺诺,并且前去纳头下拜且告罪。按理说,沙僧本是仙界中人,与佛界并无牵扯,两边各有不同的体制。那么,沙僧此举,是主动弃仙界入佛门,为自己另寻出路呢?还是顺应玉帝安排去取经呢?若是沙僧主动另入他门,菩萨还许诺教飞剑不来穿他,且让他官复原职,这岂不是打玉帝的脸?此处也值得深思。
其三,沙僧并非木讷之人,他说话做事反而恰到好处。沙僧误捉菩萨后,向其告罪,先是讲明自己被贬一事,继而解释自己饥饿难耐才杀人作食,最后向菩萨道歉。一番话有理有据,很难不让人产生同理心。在猪八戒屡次与沙僧作战难以获胜后,悟空去南海搬救兵。惠岸与悟空一同前去收服沙僧,而这段对话也颇有值得琢磨之处。
沙僧见到惠岸后,先是满面笑容向其问好,又询问菩萨近状,这套问好可谓周全。惠岸讲明来意后,沙僧又说八戒"何曾言着一个取经的字儿",算是对自己与唐僧徒弟作战的解释,暗示自己无错。然后又说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厉害,表示自己不想去了,惠岸回复愿意和他一起见唐僧。沙僧这番话何尝不是想让惠岸在其中周旋呢?毕竟刚刚双方还有一场恶战,由惠岸作居中调和可免去龃龉。上岸见唐僧后,沙僧则双膝跪地告罪,如此一来,诚意十足,唐僧也不好深究。至于猪八戒确实有过埋怨之语,但惠岸主动替沙僧回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可见,沙僧即使老实,也不愚笨,而且他极会为人处世。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沙僧脖子上的九个取经人骷髅头。沙僧已与菩萨商定好皈依之事,但又忽然补充,说自己曾吃过九个取经人,流沙河连羽毛也无法浮起,唯独这九个取经人的骷髅不沉水底,沙僧觉得稀奇,才拿来玩耍。
这个补充似乎多此一举,但是也让人不得不想到十世转世的唐僧。这让人不禁猜测,前九世是否唐僧都去取经,但被沙僧所吃,这才有了九个骷髅头。
《西游记》虽然备受孩童青睐,但它其中深意是成年人也应深思的。其中的诸多细节有待发现,我们的猜测固然有待考证,但所有的猜测都饶有趣味,都是对博大精深的《西游记》的探索。
《西游记》里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总的来说,取经的旅程不仅是孙悟空个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他从一个无法无天的石猴转变为天界忠诚战士的转变。其他角色的存在和表现,更多的是为了衬托孙悟空的重要性,以及他为了报恩而踏上取经之路的决心。《西游记》中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在为孙悟空的这一转变做着精心的铺垫。
《西游记》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西游记》中细思极恐的细节如下:唐僧有三个徒弟,一路保护唐僧西天取经,降妖除魔,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悟空是唐僧的第一个徒弟,被猪八戒和沙僧称为大师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唐僧在收孙悟空为徒前曾还收了两个徒弟。唐僧在西天取经出发前,大唐皇帝曾赠送唐僧两个从者。也就是随行人员,...
《西游记》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到细思极恐?
先是讲明自己被贬一事,继而解释自己饥饿难耐才杀人作食,最后向菩萨道歉。一番话有理有据,很难不让人产生同理心。在猪八戒屡次与沙僧作战难以获胜后,悟空去南海搬救兵。惠岸与悟空一同前去收服沙僧,而这段对话也颇有值得琢磨之处。
西游记细思极恐的细节
《西游记》中细思极恐的细节主要有以下几点:水帘洞曾有人居住:细节描述:水帘洞内部宽敞且设施齐全,似乎曾有人居住过,且规模不小,可以容纳上千人。这一细节在孙悟空初次发现水帘洞时得以展现,让人不禁猜测这些居住者是谁,他们为何离开,又去了哪里。椰子酒在花果山的频繁提及:细节描述:在花果...
《西游记》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说的是牛魔王的小妾玉面狐狸,是典型的白富美性质的不害人妖精,因为搅屎棍孙悟空的捣乱,加上心机婊土地的嫉妒,导致玉面狐狸全家被满门抄斩,铁扇公主出家,牛魔王被收编的结果!可怜了玉面狐狸,没做什么坏事,只是当个小三就付出这么大代价!直通车:西游记最无辜的女妖:躺着也中枪的小三,只因被人嫉妒...
《西游记》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到细思极恐?
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耙,都是太上老君打造的武器。偷偷护送唐僧的神灵到西方,柳丁刘甲是天神,贾兰是佛教的守护者。《西游记》中佛道关系很微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好好想想。二、天庭和佛道高层纵容、包庇亲属和属下,长期为祸人间。西游中的仙女至少有一半不是仙女。这些在下界惹祸的小...
《西游记》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到细思极恐?
《西游记》中有几个细节让我细思极恐,一个就是菩提老祖看见孙悟空变成一棵松树,就将他赶下山了;一个就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人只跟沙僧打了个平手,沙僧后面说自己是卷帘将。我们先来说说这第一个,当初孙悟空在水帘洞看见自己猴子慢慢老去,有的死了,发现生命都会有终结的一天,于是便去海外学习...
《西游记》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更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唐僧长大后与母亲相认,仇人刘洪伏法,父亲陈光蕊复活,本应是大团圆结局,却在交代个人结局时,殷温娇以从容自尽的方式结束生命。作者对此充满赞叹,似乎对殷温娇的节操之举深感钦佩。《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段故事,明代《西游记》诸版本中未见,直到清代才被夹入第...
原著《西游记》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其中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去品味。以下是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1.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由东海龙王的龙筋制成的,而龙筋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材,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疲劳能力。2.唐僧在取经路上曾经遇到过一个叫做“白骨精”的妖怪,这个妖怪会变化成各种形态来迷惑人心...
在《西游记》中,都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呢?
1. 城府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机和谋略,如果某人城府深,那就是在说他高深莫测,不容易被看透。2. 在《西游记》中,沙僧是师徒四人中被视为城府最深的人物之一。他看似憨厚老实,低调朴实,但隐藏了许多谜团,令人细思极恐。3. 沙僧原是玉帝的卷帘大将,因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间,变成了一副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