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鲁特蒙古瓦剌兴起

如题所述

厄鲁特蒙古瓦剌的兴起与扩张

1414年,明成祖朱棣率军北征西部蒙古,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与瓦剌(马哈木)交战,马哈木败北。东部蒙古阿鲁台随后出兵,再次使马哈木遭受败绩,马哈木终因忧愤而死。其子脱欢继承了地位,尽管明廷仍封他为顺宁王,但局势并未因此缓和。



1423年,阿鲁台与明朝关系紧张,脱欢趁机在饮马河(今克鲁伦河)取得决定性胜利,俘获大量物资和部众,这极大地增强了瓦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这次胜利后,脱欢开始统一瓦剌各部,奠定了其统治基础。



1434年,脱欢继续扩张,出兵母纳山(今内蒙古乌拉山),消灭了阿鲁台及其子失捏干,收编了阿鲁台的部众,使得东西蒙古皆归其掌控。然而,脱欢未能自立为汗,因为并非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遭到了部下的反对。他选择了元裔脱脱不花为汗,并让其管理阿鲁台的旧部,自己则担任太师,坐镇漠北,直接掌控蒙古的核心权力。



1439年,脱欢病逝,其子也先(蒙文称额森)继位,瓦剌在其领导下达到巅峰。瓦剌通过军事征讨、政治治理以及联姻结盟策略,将乞儿吉思、哈密、沙州、罕东、赤斤、兀良哈等地区纳入统治范围,同时与女真各部建立友好关系,使其成为瓦剌的盟友。瓦剌的势力范围东至朝鲜,西至楚河、塔拉斯河,北至南西伯利亚,南界则紧邻长城,形成了强大的地缘政治格局。





扩展资料

厄鲁特蒙古是中国古代对西部蒙古的称呼,中国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元代称斡亦剌,明代称瓦剌(Wǎlà/Wǎlā),清代称卫拉特、厄鲁特(Ūlet)、漠西蒙古等。历史上蒙古民族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到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卫拉特为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