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及抗体药物基本知识

如题所述

抗体基础知识描述了天然抗体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产生,B细胞在接收到外界刺激信号后,分化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根据抗原的不同,基因产生不同的重排方式,形成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抗体的结构单元为Y型异源四肽链,由二硫键连接。大部分抗体由重链和轻链组成,重链有α、δ、ε、γ和μ五种亚型,轻链有κ链和λ链两种亚型。抗体包括两个功能结构域,Fab段识别结合抗原,Fab段的N端为可变区,决定抗原结合特异性;Fc段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促进抗原清除,Fc段有糖基化位点,参与抗体功能修饰。

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人工生产的商用抗体,这些抗体属于RUO类别,仅用于基础研究,不能用于临床。在抗体选择时,需要关注靶标反应性和物种反应性,靶标反应性涉及抗体结合的抗原,物种反应性涉及抗体结合的物种范围,高度同源的抗原表位往往意味着更广泛的物种反应性。抗体宿主是指用于产生免疫反应的动物,一般有兔子、大鼠、小鼠等,也有大型动物如绵羊、鸡、山羊、驴。

抗体分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主要区别在于产生它们的B细胞不同。多克隆抗体结合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与非特异性抗原反应的可能性较高,而单克隆抗体源自单一B细胞,结合特定抗原位点。单克隆抗体在特异性和一致性上更优,多克隆抗体亲和力较高。20世纪70年代后,开发了替代性重组方法产生不依赖于永生化的单克隆抗体,这是抗体药物开发的重要手段。

抗体药物简述涉及免疫系统的复杂过程,各种免疫相关疾病状态(自身免疫、免疫排异、肿瘤、癌症等)由病变细胞携带的分子标志物引发。设计针对性抗体可以有效针对病变细胞发挥作用,抗体药物取得了显著进展。自从1997年美国FDA授权认证了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利妥昔单抗以来,超过30种抗肿瘤单抗被FDA认证。抗体药物的发展尤其依赖于对基础生理的理解,发挥作用是一个综合免疫过程,优于小分子抑制剂。例如,针对实体瘤病变的靶向HER2的曲妥珠单抗作为乳腺癌治疗药物,其效果优于HER2选择性抑制剂。

抗体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研发抗体药物至关重要。现有抗体药物作用机制包括依赖抗原结合段(Fab段)对靶细胞表面特异受体或高表达受体所介导的胞内信号阻断,或通过Fc段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吞噬(ADCP)或启动凋亡(ADCC),还有一种形式是激活补体系统进行免疫(CDC)。抗体药物的修饰目标通常在Fc段,例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经过Fc段突变后形成了效应更佳的玛格妥昔单抗(Margetuximab),引发更强的免疫反应和细胞凋亡效果。

美国FDA的数据表明,抗体抗癌药物从最初仅针对血液疾病发展到了对于实体瘤的治疗。抗体药物的设计思路也不仅针对病灶本身,如抑制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如PD-1和CLTA-4)是重要的联合手段。对疾病抵抗过程的剖析是治疗思路的突破点。这些疗法均属于癌症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免疫逃逸抑制、CAR-T、癌症疫苗等。其他方法如靶向性小分子药物、生物药等疗法也已成熟。关于相关内容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文献综述,显示了针对性免疫疗法药物的数量不断增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