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和意识的角度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如题所述

  你这个问题,只要不是念经、搞教条,是很容易理解的。物质和意识是同义词,理想和现实也是同义词。所以说到底,你这个问题是白问了。说得更残忍一点,你还是没念书呢!所谓的物质,是实现出来和生产出来的状态,世界上从没有这种东西。物质,在中文里,这两个文字本身已然表白了它们的身份。物者,成就了的圆融善美谓之。质者,成、平、实或正也。成、平、实或正等等义理,指的就是圆融善美的状态。自然,物和质是同义词。可物质者,它的情况实指的是通过一种关系和联系成就出来的状态。关系和联系才是它们的主儿;而这种状态正是我们的感官所看不到的,是必须通过研究、调查和类比才得生产出来的。这个道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说得清清楚楚。物质因为关系和联系才得成就出来,而这样的一些关系和联系把物质的形势、气象和格局通过排比、分别和条陈,就是消长、变化和发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是以在中文里,也就把排比、分别和条陈说成是明白、光明盛实等等的意思。消长、变化和发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当然就是成就了的圆融善美。这种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放进心里,自为了然和理解。了然和理解是为知道、知识、思唯、意识、思虑、思想等等的另一种质的替换说法。就意识来说,意识当然是物质的另一种替换的说法,所以也是物质的重复、差异和同一的表现。同样的,在中文里,这是因为这样,意识就被释为明明白白的一条一条线条的生长和表现。《唐韵》、《集韵》、《韵会》和《正韵》当然是这麼释「意」的。它们说︰意者,「志之发也」。「志之发」即是丝纪生产出来的表现和圆满谓之。同理,识者,《广韵》、《集韵》和《韵会》称︰「与志同。记也。」这里的记就是丝缕谓之。因而物质和意识明明白白地是同义词。理想和现实这两对词相同。理想者,理和想是同义词。理者,事物的条理、事理或道路是也。想者,被生长出来的事理是也。是以,《增韵》释想为「意之也。」而现实者,实现、成就或圆融的状态谓之。实现、成就或圆融的状态当然是指事理而言;也就是说,指的是被生产出来的物质。这个道理几千年前的孔子说过呢!《礼.哀公问》「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那个「成身」,说的就是「实现出来的圆融善美」。那麼理想和现实是不是同义词呢?当然是呀!其实,这个问题读一点书,把中文学好,就会明明白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3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一个人各方面素质都是和他所拥有的物质基础有密切关系。。比如物质条件一般的(没读过书的就不说了)却又读过一些书,可能他有一些精神上的理想,但由于自己本身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所以终其一生都在物质的现实生活中挣扎生存,然后抱怨,然后终其一生。。。物质基础好的(有钱人),从唯物注意角度看,他们当然能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2个回答  2012-11-25
物质决定意识,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并不一定可以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衡量,理想总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不一定,要正视他们地关系
第3个回答  2012-11-22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将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物质决定意识。我们的理想往往受到现实制约,理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而定的。
2.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有了理想就有了目标,可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进而可以改变现实处境。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不同阶段的理想往往反映了我们不同阶段的处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