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修六和,内养五德",六和、五德指什么?

如题所述

六和,六种相合: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五德,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

六和五德,还有其它说法:

六和还有其它说法:

    中医: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按郑注系据《周礼.天官.食医》经文。后用以指多种美味。

2. 佛教: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3. 道教:天、地、四方,谓之六合,又作六极、六幕、六漠。

人的一切的努力皆指向幸福,因为幸福是所有人的价值观的终极归宿;同样,一切学问皆指向“道”,开悟得道是一切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所有求学者求学道路上的珠穆朗玛峰,而道实际上就是“菩提”,大菩提是大彻大悟的道,于是大菩提横空出世、生机勃勃的展现在众人的目前。

按照辞海的解释,菩提意为“觉悟”、“智慧”、“道”,是指断绝世间烦恼使人达到顿悟真理,超凡脱俗的彻悟的的境界并恢复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自性。

那么,何为自性?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开悟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自性是本来清净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我们的自性是无所执着、无生无灭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们的本性具足一切);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我们的自性是常处于禅定是不变的状态);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源自于自性)。”接着,五祖弘忍大师对六祖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儒释道(三元:三元代表多,代表当今正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的凝聚几千年来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充满智慧与活力的中华文化的基础与主体,也是其极为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菩提文化正是三元文化的精华,可谓精华中精华,它是我们无数中外先人在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的生命与鲜血的凝结。 三元道大菩提研发中心正是开发了三元文化的终极所指——大菩提,并以此大菩提之大智慧去开发每个人的无限、无量的智慧提升和达到自己快乐美好幸福的人生,也可以帮助周围的人们共同走上幸福快乐成功的道路。以自己的全面而真实的成功来回报父母、恩师、人民的养育、培育之恩!

在《法华经》上说,‘所有佛世尊,只因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上。’什么是一大事呢?就是使众生破除贪嗔痴,勤修戒定慧,达到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生大欢喜)、平等(众生一体、无有差别)、正觉之境,成为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之人。笔者作为人生事业策划专论系列书籍的总编辑,人生事业高级策划师,十几年来,为求菩提道,摩顶放踵;大江南北遍访名人雅士,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目的就是帮助大家能够早一天破迷开悟,得到真实、实际之利,达到幸福、成功的人生。《大菩提语录》是自性的自然流露,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给予我们很好、很多的有益启示,使我们大开圆解、明心见性,达到一种无时不禅定,处处宁静祥和的幸福体验之中。

古德教我们“内养五德,外修六和”, 五德是温厚、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是自己的涵养;与人相处要依“六和”,六和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做到了内养五德,外修六和”,我们才能建立最好的团队,我们在大家庭中才能每天法喜充满,让我们的烦恼一天比一天少、快乐一天比一天多、自在一天比一天长。通过“内修(自性菩提)外建(五德六和),充满活力和快乐的为人处世,才是我们做人成功、做事成功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