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东林党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明朝的内斗程度吗?

如题所述

为什么有人痛恨东林党?因为随着网络上给历史人物"翻案"之风的愈演愈烈,东林党的死敌魏忠贤魏公公被神话成了"大明朝"的救星。因此,很多"精神明朝人"自然就开始对东林党进行批判,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东林党到底是怎样一个组织。

实际上,"东林党"并不是一个坚固的,有着严格组织纪律的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其只不过是一群政治诉求相同,或者政见一致者被第三方划定的一个组织。东林党内部人员结构复杂,且不稳定。真正能够被认定为东林党的大臣,大概是:杨涟,左光斗,叶向高,孙承宗等人。很多大臣只是和东林党关系密切,但被当做东林党。

东林党真正活跃的时期,是万历后期到天启三年魏忠贤掌权之前。万历年间东林党主要和浙党,楚党进行斗争,结果东林党成功击垮了其他集团。但魏忠贤掌权之后,便对东林党进行了大清洗,东林党从此式微,再也没有能够缓过劲来。崇祯时期,魏忠贤虽然倒台,但东林党也并没有再次得势。

很多人将"文官集团"和"东林党"直接划等号,显然是荒谬的。这些人认为: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对东林党的打击,实现了政治上的制衡,阉党的覆灭,使得东林党一家独大,最终葬送了大明王朝。这种理论更加荒谬。

首先,阉党的主力,并不是太监宦官,相反,是文官。阉党的组成很复杂,其中包括宦官势力,和魏忠贤沆瀣一气的文官,以及被东林党击垮的楚党,浙党。由于魏忠贤以及众多宦官能力有限,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阉党中的文官在办理。可以说,阉党掌权时期,朝廷除了少数几个东林党之外,其余大臣都是阉党。

其次,有人编造所谓的魏忠贤收商业税,增加明朝国库收入。然而,明实录中记载,魏忠贤掌权期间,明朝国库收入并没有明显增加,而且,明朝自始至终就不存在所谓的"商业税",包括魏忠贤时期。另一个说法是东林党代表江南资本家的利益,这更是纯粹胡说。东林党的骨干,南北方都有,且出身各不相同,没有任何史料证明东林党和江南的工商业者有联系。的确,明朝后期文官的确经商,但文官不一定都是东林党。

至于有人说东林党不务正业,只会夸夸其谈,眼高手低,那么,杨涟,叶向高的处理政务水平不高?孙承宗的军事能力不强?既然如此,何来"东林党只会清谈"之说?

因此,东林党被污名化,本身就莫名其妙。要说东林党导致明朝灭亡,崇祯时期,崇祯皇帝一人大权独揽,且当时东林党已经没落,这锅缘何又扣在东林党身上?说到底,还是网络上某些写手水平太低,分不清东林党和文官集团的区别;也不明白东林党内部复杂,根本不能被一概而论。同时,为了标新立异,不惜捏造"魏公公英雄论"来博人眼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