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康的人物生平

如题所述

1935年2月28日 出生于浙江省定海县。
1952-1956年 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6-1978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师。
1978-1980年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
1983-1984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系主任。
1984-1985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1986-1989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9-1995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90—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方福康,1935年2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定海县。1952年毕业于上海继光中学。中学时期,他对自己未来的设计是学工科,当一名工程师。但当时正是迎接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的时期,党和国家号召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方福康改变了志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56年7月,他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从事理论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方福康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即使在那段极端困苦的时间里,他也从未放弃过进行科学研究的努力和工作。70年代初期,他被下放到山西临汾劳动,回校后,曾向著名数学家蒋硕民教授请教,在他指导下学习现代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蒋先生曾留学德国,与世界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共过事。“文化大革命”中,蒋先生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批判斗争,当时的处境也十分凄惨,门庭冷落。方福康虚心上门求教,老先生十分欣喜,对方福康潜心指导,并向他介绍了冯诺依曼(Von Neumann)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这阶段的学习使方福康在数学功底上有了一个飞跃。70年代中期,方福康和数学、化学、天文、哲学等系的几位教师,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探索世界领先的科学领域,组织了多学科的讨论班,阅读和讨论当时的学术前沿问题。这个讨论班坚持了10多年,为以后成立非平衡系统研究所打下了基础。1976年,他与其他同事一起承担了关于“离子注入理论”的科研项目,并与所在的科研群体获得了1977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8月全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他介绍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I.普里高津(Prigogine)关于耗散结构的工作。1978年10月,方福康作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最早公派出国的进修人员,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在I.普里高津领导的索尔维(Solvay)国际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并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继续进行非平衡系统的理论研究,创建了北师大非平衡系统研究所,在许多相关研究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作为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他并不满足于一般的研究,在1985年前后,方福康又将非平衡统计物理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和方法推广到研究一般复杂系统演化方面,开始了对非平衡经济系统的研究。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全国系统科学界的大力支持下,北师大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系统理论本科专业,与硕士、博士学科点及博士后形成系列,为系统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方福康于1983年出任北师大物理系系主任,1986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89年至1995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在学校的领导工作中,他思路清晰,胸有成竹且坚定不移,为把北京师范大学办成国内第一流、国际上有影响、高质量、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大学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除了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外,他还曾担任世界银行教育贷款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国情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第八、九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至今仍负责着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的工作,担任着系统工程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