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耳朵能听见声音?

如题所述

  人能听见各种声音,是通过一套复杂的听觉器官--耳实现的。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耳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耳朵,它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当声波经耳廓收集到耳内后,先振动了鼓膜,然后鼓膜的振动又由中耳的3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是听觉神经最末梢的部分,中耳传来的声波,刺激听神经的末梢,使之兴奋,兴奋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人就听到了声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22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的。人的耳朵具有产生听觉和平衡觉的功能。正常人的耳朵大约可分辨出40万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些小到微弱得只能使耳膜移动氢分子直径的十分之一。当声音发出时,周围的空气分子就起了一连串的振动,这些振动就是声波,从声源向外传播。当声音到达外耳后,通过耳廓的集音作用把声音传入外耳道并到达鼓膜。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厚度和纸一样薄,但却非常强韧。当声波撞击鼓膜时,即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后面的中耳腔内,紧接着3块相互连接的听小骨。每一粒听小骨都只有米粒大小,是人体中最小的骨头。它们的名字由其形状而来。紧挨着鼓膜的是槌骨(像铁槌),之后是砧骨(像铁砧),最后是镫骨(像马镫)。当声波振动鼓膜时,听小骨也跟着振动起来。3块听小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杠杆系统,把声音放大并传递入内耳。3块听小骨中最后的镫骨连接在一个极小的薄膜上,这层膜称作卵圆窗。卵圆窗是内耳的门户,而内耳中有专司听觉的器官——耳蜗。当镫骨振动时,卵圆窗也跟着振动起来。卵圆窗的另一边是充满了液体的耳蜗管道。当卵圆窗受到振动时,液体也开始流动。耳蜗里有数以千计的毛细胞,它们的顶部长有很细小的纤毛。在液体流动时,这些细胞的纤毛受到冲击,经过一系列生物电变化,毛细胞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经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再把送达的信息加以加工、整合就产生了听觉.
第2个回答  2013-02-22
要想了解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就要说说声音是什么。声音其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并能向四周传播的一种空气波动。和水波一样,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里,水面就会产生一层层的波纹,向四周传播。而声波波动的物质不是水,而是 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声波是有能量的,它能使被接触到的物体产生振动,就象水波能让水面上的物体摇摆一样。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的音调就越高;振动的越慢,音调就越低。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科学家为了研究方便,把每秒钟振动一次叫做一赫兹。赫兹就是频率的单位了。人耳并不是什么声音都听得到,只有振动频率在20~20000赫兹范围之间的声音才会引起听觉。听觉产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声音的传导过程。参与声音传导的结构有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而声音传入内耳有两条路径:一是空气传导,它的过程是这样的:声音经过外耳廓收集到外耳道,而引起鼓膜振动,随之带动锤骨运动,传向砧骨、镫骨,镫骨底板振动后将能量透过前庭窗传给内耳的外淋巴,外淋巴流动就象瓶子里的水一样晃来晃去,带动了其内的基底膜波动。在这个过程中,耳廓的作用就是收集声音,辨别声音的来源方向。人的耳廓已经退化了,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大而灵活,可以能动来动去,所以有时候听声音需要手放在耳廓上或转动头部来协助。但外耳道却能对声音进行增压并保护耳的深部结构免受损伤。在声音的空气传导过程中,鼓膜和三块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作用最大。因为鼓膜为一层薄薄的膜状物,它的振动频率一般与声波一致,最能感应声波的振动,并且能把声波的能量扩大17倍。而听小骨以最巧妙的杠杆形式连接成听骨链,又把声音能量提高了1.3倍。二是骨传导,声波能引起颅骨的振动,把声波能量直接传到外淋巴产生听觉。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看不到抓不着的声波能振动坚硬沉重的头颅骨?但这的确是事实,而且有移动式骨导和压缩式骨导两种方式呢!只是骨导在声音传导过程中不是主要方式罢了。听觉产生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声音的感觉过程,它主要是由内耳的耳蜗完成的。当空气传导和骨传导的声音振动了外淋巴后,也就波动了生长于其内的基底膜。基底膜就象一大排并排排列的从长到短的牙刷。声波能量使“牙刷毛”(既基底膜上的纤毛细胞)发生弯曲或偏转,这种弯曲和偏转能产生电能,并沿着“牙刷柄”传向神经中枢,产生听觉。不同频率的声音总能找到一个长短合适的“牙刷”配对,产生最佳共振。
第3个回答  2013-02-22
耳廓的形状好像喇叭一样,这种外形有利于将各种声音收集到耳朵里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2-22
因为耳朵就是用来听声音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