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首辅,不过只是五品官,为什么好像比皇帝权力都大呢?

如题所述

明朝内阁制度,是在建文四年,或者说是永乐元年确立的。但是这种制度的雏形,却是在开国初期的洪武年间,就已经出现了。


说起来,内阁制度的诞生,还和明朝初年的一桩大案有关。

胡惟庸案。

明朝初年,因为朱元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马上得天下。对于国家运转方面,也没有太独特的见解。所以,明朝初年,国家的官制体系,基本沿用了元朝的制度。


皇帝之下,设立中书省,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丞相辅佐皇帝,大家一起处理政务。

这种制度,在明朝建立最初的十几年里,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是,等到朱元璋基本上统一了全国,并且彻底将明朝的统治稳固下来以后,就开始出问题了。

问题并不是出在这套制度本身,而是出在朱元璋身上。


老朱本身是个劳模皇帝,出身穷苦,总是喜欢把所有的权力抓在自己手里。所有政务,也都由自己来决定。如果把中国古代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按照勤奋程度做一个排名,朱元璋绝对能够排进前三。

这时候,就出问题了。

喜欢把所有权力都抓在自己手里的朱元璋,很快就看到了挡在自己面前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就叫做丞相,或者说中书省。

在明朝以前,丞相的权力是很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丞相的。丞相或者说宰相,是皇帝之下全国政务的最高处理者。在很多时候,是可以替代皇帝,直接处置这些政务的。


喜欢把权力自己一个人抓住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允许有这样的人物或者机构存在?

于是,公元1380年,朱元璋悍然发动胡惟庸案。以谋反为借口,杀掉了胡惟庸,并且前后牵连了超过三万人。在这场惊天大案之后,朱元璋彻底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将原本属于中书省的权力,分给了六部。而丞相的权力,则被他收归己用。

废除了宰相和中书省之后,老朱大体上是非常满意的。不过在这个时候,却又出现了一个小问题。

宰相的工作,朱元璋可以自己做;中书省的权力,可以分给六部。但是,原本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负责草拟计划的这部分工作,由谁来做呢?


朱元璋是一个很勤奋的皇帝,但却没有什么自虐倾向。这部分工作,他是不打算自己做的。既然不打算自己做,那肯定就得找别人来做啊!于是朱元璋就想了个法子,设置春夏秋冬四辅官,帮助他干这一块的工作。

所谓的四辅官,其实可以理解为皇帝的行政秘书。

不过,这所谓的四辅官,终究还是没能让老朱满意。就算是单单起草诏令这份工作,也会让老朱觉得,是在和自己争夺权力。所以,仅仅一年之后,老朱就废除了这个制度。


不过,这个制度,已经算是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了。

至于腾出来的那份工作,老朱只能选择自己来干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虽然内阁首辅官阶不高,但是朝廷的大事小情都需要经过他的手,他对很多事情有着决定权
第2个回答  2020-11-25
因为皇帝很多事情都会询问他意见,如果一个皇帝无能,皇帝基本就是被他牵着鼻子走,所以就造成这种现象了。
第3个回答  2020-11-24
因为内阁首辅可以处理朝廷大事,毕竟皇帝已经不理朝政了,内阁可以全权处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