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谚语方面的问题,要求认真回答问题,满意的可追加100分

1、中国普遍及最有特色的一些饮食思想,这些饮食思想中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民族性?
2、中国饮食方面的谚语和惯用语中最常用到的食物是什么?现在我知道豆腐、茶等,还有哪些?归纳这些谚语(包括我说到的豆腐和茶)。
3、归纳中国的饮食谚语和惯用语,分两方面写:一方面是形容人的谚语和惯用语,另一方面就是其它。
辛苦各位了!时间比较急,这两天就要,拜托大家帮帮忙!
注意,我要的是对每一个问号的仔细回答。
并且请标好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的序号
1、
2、
3、。。。。
一楼太简单,完全不符合要求,二楼第一部分还好,算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一个点, 但是最后一部分就离题了,我要的是饮食熟语和谚语。谢谢

我总结到一些,希望对你所帮助: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
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好吃甜的,找卖糖的;好吃酸的,找卖醋的。
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

常德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得天独厚的饮食资源,使常德的饮食在制作方法上自成一派,无论是炖、炒、卤、炸、烩,还是蒸、烤、醉、炙、溜,都能体现浓厚的常德特色。与之相生相伴的饮食民谚、民谣和民歌,更俯拾皆是。它源于生活,揭示生活,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在沅澧两岸广为流传。

“蒸钵炉子鼓嘎嘎,不愿朝中做驸马”。这一句谚语充分反映了常德菜的特色。在常德人看来没有蒸钵炉子是不成宴席的,无论是滴水成冰的严冬,还是骄阳似火的盛夏,常德人的餐桌上都有鼓嘎作响、热气腾腾的火锅。崇尚火锅的常德菜讲究一个“热”字,所以常德有“一热三鲜”、“千炖豆腐万炖鱼”的谚语。辣是常德菜的又一特色,因此作料少不了生姜、大蒜和辣椒,但这些东西的刺激性太强,吃多了会让人难受,一句“姜辣口、蒜辣心、辣椒辣到了做不得声”谚语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正月泥、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泥蒿是常德人爱吃的一味野菜,正月时节它的嫩芽在土里,食之鲜美,所以叫泥蒿,一旦过了这个日子,它拱出土后就不是泥蒿了。像这类反映常德饮食资源最佳采制和生长季节的谚语还有许多,如“春鲶夏鲤秋鲫冬鳊”、“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萝卜三十生,初一就长根”、“三月小菜如马草”,特别是“三年桃子五年柑,枇杷望得眼睛翻”的民谚,恐怕会令许多人都由此而想起儿时的往事,看着大人们栽下一株株的果树,恨不得明天就会结出鲜美的果子来。

“鱼吃跳,猪吃叫”。传说厨艺过硬的大师傅所做的红烧鲤鱼,刚端上桌的时候鱼嘴还在不断地蠕动,其味道之鲜嫩是无法形容的。不同的材料给人的口味不一样,而同一种材料不同的部分给人的感觉又是不一样的,“鱼头肉尾,飞斑走兔”、“鱼皮、蛋边、豆腐末,回水湾里汤好喝”、“才鱼仔、鳜鱼花,鲫鱼脑壳不吐渣”,这几句谚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买肉要肥,吃肉要精”这句谚语道出了生活窘迫的小市民既想要肥肉榨油,又想要瘦肉做菜的两难心态,真有点熊掌和鱼都想兼得的意思。在常德饮食氛围的熏陶下,怎么吃、吃什么,常德人形成了自己的饮食观,“家有一堰鱼,多吃一仓谷”,“早姜晚萝卜”,这是滨湖水乡自给自足小农生活的写照,这几句民谚让常德美食家精明、飘逸、洒脱的形象跃然纸上。

“熬糖打豆腐,各是各师傅”。同这条饮食谚语一样,常德还有许多以吃喻理的饮食谚语,如:“萝卜盐菜各有喜爱”、“一年卖粑粑,两年卖粽子,越卖越尖”、“荷叶包菱角,个个想出头”、“杀猪宰羊,厨子先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豆腐掉在灰里面,拍不能拍,打不能打”、“好吃如小赌,坐吃山空”、“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河里打鱼河里吃”、“少吃滋味多”、“蚕豆花花野茭瓜,牛皮灯笼也不差(都是黑心)”、“无酒不成宴席,无色路断人稀”等不一而足。这些谚语有说理、有规劝、有揭示,常德人从饮食中对生活的领悟可见一斑。

“打和渣推粑粑,过年过节笑哈哈”。常德的饮食民歌与民谣也是很有意思的。石门县东山峰一带,山高路险,这里人管抽烟叫喝烟,漫山的土烟开满了白花,想喝的时候就剥几匹烟叶子,卷一个喇叭筒,他们诙谐地称此为兰花烟。在火坑里烤上几个马铃薯,就能度过一天。有的人家住房四面通风,烤火的时候人随风转。他们虽然贫困,但生性开朗豁达,不失乐观。一首“住在高山巅,喝的兰花烟,吃的洋芋果,烤的转转火”就是他们生活和性格的写照。“嫁郎要嫁胡子郎,胡子里面有蜂糖。去年六月亲的嘴,今年热天嘴还香”,这首流传在石门与桑植一带的情歌,也与吃有关。“莲花落、落莲花、莲花下面煎粑粑。粑粑煎得二面黄,又作猪油又作糖”,一个煎粑粑的场面,在这首民歌里是多么的浪漫而富有诗意。

“德山的酒,陬市的糖,河a的油条排把长”。除了德山的酒,陬市的桂花糖、河a的油条都已式微,但是这句民谚却能强烈地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像这样推崇地方产品的谚语还有“杨板的千丈,合口的枯,修梅的辣椒打得鼓”。这里合口的枯是指油,我们从合口油成为上市公司金健米业的一大产业,就可知它的名气有多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12
吃着碗里的,瞧着窝里的。本义:在吃碗里东西的时候,眼睛却盯牢盘里的东西。引申:心凶,要心重,私心重。

吃饭三碗,闲事勿管。本义:一顿吃三碗饭,别的事情就不管了。引申:光吃饭不做事情,懒惰或超脱。

晴带伞,饱带饭。本义:晴天出行要带上雨伞,吃饱了饭出门还要带上饭包点心。引申:凡事必须先要有所准备。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本义:吃热豆腐时不能心急,以免受烫。引申:做事不可以心急,急于求成。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意思是说过了端午节,还会出现较低气温的天气,注意防寒。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容懒惰。

吃了人家的口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东西,收了人家的礼物,遇事往往会袒护人家,不能够坚持原则。

生米做成熟饭。引申:事已定局,无法更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5-03
1、在中国传统饮食习惯里,人们总是把食物区分为主食和副食两大类,前者主要指粮食,后者主要指鱼肉蛋奶等。这种模式当然与中国过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食物不够丰富、温饱还是问题的经济条件有关,但这种模式也绝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全世界的营养学家都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过多动物性食物的饮食结构相比,中国人把日常食物区别为主食和副食,以主食为主以副食为辅的饮食结构模式是优越的,是中国传统饮食的一大优点。这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饮食结构不但有利于营养和健康,而且有利于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我们要回到过去没有温饱或什么都凭票供应的年代,实际上,在贫穷的年代存在着副食过少主食不足的双重问题,根本无法保证营养摄入,营养不良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因此,主食为主副食为辅的原则还只是个基础,比之更重要的是两者的比例。如何使主食和副食,或者说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既能避免营养不足,又能防止营养过剩,是非常重要的。
2、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7、民齐者强。——荀况
�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2、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 洛夫斯基
�14、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
�1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17、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 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18、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
�1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英.欧文
�2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21、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22、中国的问题,稳定需要团结,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 搞不成。稳定需要团结,才能稳定。要使社会长期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 众钢铁般的团结。——邓小平
�23、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 基本保证。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 —毛泽东
第3个回答  2008-05-08
1、在中国传统饮食习惯里,人们总是把食物区分为主食和副食两大类,前者主要指粮食,后者主要指鱼肉蛋奶等。这种模式当然与中国过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食物不够丰富、温饱还是问题的经济条件有关,但这种模式也绝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全世界的营养学家都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过多动物性食物的饮食结构相比,中国人把日常食物区别为主食和副食,以主食为主以副食为辅的饮食结构模式是优越的,是中国传统饮食的一大优点。这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饮食结构不但有利于营养和健康,而且有利于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我们要回到过去没有温饱或什么都凭票供应的年代,实际上,在贫穷的年代存在着副食过少主食不足的双重问题,根本无法保证营养摄入,营养不良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因此,主食为主副食为辅的原则还只是个基础,比之更重要的是两者的比例。如何使主食和副食,或者说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既能避免营养不足,又能防止营养过剩,是非常重要的。
2、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7、民齐者强。——荀况
�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2、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 洛夫斯基
�14、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
�1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17、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 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18、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
�1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英.欧文
�2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21、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22、中国的问题,稳定需要团结,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 搞不成。稳定需要团结,才能稳定。要使社会长期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 众钢铁般的团结。——邓小平
�23、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 基本保证。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 —毛泽东
第4个回答  2008-05-12
民以食为天、食不言,寝不语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