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则 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原则怎么理解

这是老师要求讲课的题目 我需要一些资料 谢谢

原:最初的;开始的。则:规范。

原则:1.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2.总的方面,指大体上。【现汉词典第五版P1676】

“教学”一词,有两种念法即两种语义:1.,念jiāoxué时,其中的“教”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 现汉词典第五版P 683】。教学则指“传、授”与“学、习”构成的关系体的互动行为。处于此关系纽带两端的行为主体,不专指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2,念jiàoxué 时,“教”的本义为“教导”、“教育”。这时的“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现汉词典第五版P691】

需要指明的是,教育学之教学论上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导和学生的学习的统一。为方便表述,也基于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语文课程的技术与艺术范围展开研究、讨论时厘清概念的必要,本专题以下部分除专门界定外,“教学”均指向教师的教导行为。

教师职业之所以存在,与人类社会对一种专事向心智处在发展中的人施加积极而有效的影响之需要密切相关。社会的这种需要,向教师角色的担当与扮演者自然赋予了道德、科学方面的要求。教学原则正是这些要求在教育伦理学与教育教学技术学意义上的体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教学原则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人教1984.4版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 《教育学》395】”因为是原则,所以具有不可践踏、违背的刚性。

教学原则的研究,主要是提炼归纳,应当遵循“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归于实践”的路径。教学原则的表述,可能要遵循原则性、系统性和确定性等逻辑。我们还不得不思考:教学原则是否存在“高低两端”——禁止性规定和导引性规范?

关于“语文教学原则”,我们有必要交代四点:第一,必须引起注意,《全日制十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使用的教学论话语系统已经更新进入新课程时代,规避了“教学原则”术语;第二,不难肯定,“专属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操作规范”是语文教学原则;第三,普通教育学理论上适用于所有课程的教学原则是语文教学原则的当然内容;第四,语文教学工作,不只课堂教学一个环节。课前的准备、课后的作业批改与学业成绩评价及管理、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语文教师都有职业性义务,因之必然有行为规范。

语文教学原则 一瞥

《学记》是教育学的原典,我们的先人归纳出了“教学相长、顺性量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触类旁通”等诸多教育伦常,因在宽泛意义上中国古代的教育教学相当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所以,这些纲条是语文教学原则的原初内容。

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于教学原则的研究比较系统。他列出大小教学原则达37条之多,非常庞杂!对后来的教学影响性较大的有: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彻底性、巩固性等原则。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教育学》的作者——前苏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了五项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自觉性原则。凯洛夫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我国教育学界的影响不可低估。

原则,原则性,在文革及之前的中国,政治韵味浓厚,本来属于语文教学这项科学门类下以专业技术规范为本色的教学原则,被遮蔽、异化了。叶吕张三老在语文课程建设初期奠定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性——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文化性,无疑可以尊奉为语文教学的原则。比较典型的说法是“文道统一”“语文一致”“现代化”。

在“语文教学法”时代,武汉师院、西南师院、北京师院等十二院校中文系联合编著的《中学语文教学法》【1980 人教版】,凝结了集体的智慧,影响非常大!“思想教育和语文教育相统一原则、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原则、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相结合的原则、精讲多练原则”等,即是前一代语文教师切身经验的总结,又被文革后一代语文教师奉为圭臬。

车文博先生在教育学专著《教学原则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中提出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相结合、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量力性和尽力性相结合、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等教学原则。在文革结束之时的教学原则研究方面极具代表性。

张楚廷先生可视为20世纪我国教学原则研究的代表人物,《教学原则今论》【1993湖南师大版】《教学论纲》【1999年高教版】两书,提出的教学原则建构理论,高屋建瓴;所论及的教学原则的系统性,值得借鉴。“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协调的原则、智力培养与心力培养相协调的原则、思维训练与操作训练相协调的原则、收敛思维发展与发散思维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协调的原则、深入与浅出相协调的教学原则。”

王松泉先生在《语文教学原则新论》【原文分上下两部分2000年在《中学语文·教师版》发表】提出了一些专业水准较高的新观点:1.语言教学为言语能力培养服务原则;2..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统一原则;3.书面言语与口头言语兼顾原则;4.语感体验与智力开发结合原则;5.课堂语文学习与生活言语实践联系原则。

彭小明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发表《语文教学原则新探》指出:“语文教学原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目前见诸论著、教材、论文中的语文教学原则或过于宽泛,或落后形势,已不能指导目前的语文教学。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更新语文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语文教学原则迫在眉睫。”彭先生认为,“现代语文教学应遵循习得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审美化原则、个性化原则和民主化原则。

李维鼎在名著《语文课程初论【2004年】》第九章第二节中,基于他的语文教学“言意互转”学说列出语文教学原则虽然仅三条——全息原则、实践原则、互动原则,但三条之下的3*3=9点的分述,见解逼真:听说读写反复结合,全息式发展言语能力;知能情意始终如一,全息式发展言语主体;大语文和小语文息息相通,全息地构建言语教育体系;从课程教学内容看,语文教学要求以实践联结知识与体验,并进而使知识经验化;从教学过程看,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实践,实践的机制是言语活动中言与意的互转;从教学目标看,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要求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生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与社会的活动。

王 萍老师在《昌吉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发表专论——《语文教学原则审思》,论见了语文教学原则的体系基本特性:系统性、针对性、人文性、教学性、指导性。还结合新课程时代背景,提出了几项语文教学原则:语文知识和能力相协调的教学原则、语文心力与语文智力协调发展的原则、情感体验与言语实践相协调的原则、对话主体间(教师、学生、文本)相协调的原则、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协调的原则。《语文教学原则审思》还有一个难能可贵之处:从发展线索上对语文教学原则进行了史学意义上的研究,指出了众多论述存在的许多不足。

王尚文先生主编的专升本教材《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002】中,提出了四条语文教学原则:全息性原则、审美化原则、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语感论,是其底色。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论述,“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这一总的方向,因此这是首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因此它也是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如何使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统一起来,是能否迅速提供学生认知水平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贯彻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统一的原则。最后,教学贯彻中的一个可变因素是具有个性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此贯彻因材施教也是十分不要的。这四项教学原则是正确掌握和运用教学规律的基本要求。”【(1984人教版)P396页】

徐州师大魏本亚教授在他的《语文教育学》中论及语文教学原则时,“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原则应提得少一些,精要一些。”他较为细致地诠释了四条语文教学原则的内涵和实施途径:文道结合的原则、“语言与思维”并举的原则、“读、写、口语交际”并举的原则、语文实践与创新并举的原则。

综观以上语文教学原则,透过迷蒙的粉笔灰向讲台黑板间看去,不难发现:语文教学原则这一“术语”或“思辨专题”,已然的见解并没有完全进入“新课程时代”……

较典型的语文教学原则 简说

要全面地叙述清楚上述语文教学原则的流变,笔者感觉到困难重重,于是考虑:源于中国古代教育传统而耳熟能详的,择要或从略,如尊师重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顺性量力、学思结合等;与新课程时代的教学论话语系统合拍且与语文课程实践紧密联系的,尽可能详细些。

1.文道结合

“文道结合”又称“文道统一”,本来是文学创作的范畴。“文”是文学创作的形式,“道”是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我国古代文史上的“文道之争”由来已久,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在文学史上的争端一直没有停歇。

1959年有一次所谓“教育革命”,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政治挂帅,把“文、道”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已经相当普遍。面对歪曲语文学科性质越来越严重的现象,面对语文教学质量受到的严重影响,发生了语文教育界“文、道”关系的激烈争论。概括起来,有三种观点:一是强调语文教学以“道”为主;二是强调语文教学以“文”为主,三是认为应该“两者并重”。这次争论的结果,以1961年12月3日《文汇报》发表的一篇题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社论作总结而结束。社论在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又强调了不可离开“正确的政治方向”。语文界得出了“文道统一,不可偏废”的结论性认识。这虽然不能说全面,但至少也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文道结合”中的“道”具有时代特色,不同时期的“道”内容不尽不同。封建时代的“道”的主体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新中国初始,人们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成了时代的要求,“道”又成了政治思想教育的代名词。文化大革命中,“文”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道”成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新世纪伊始,国家出台了《公民道德纲要》,《课程改革纲要》。这些纲要以人为本,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出发,提出“道”就是道德规范。新时期又给“道”赋予了新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得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育的“道”也就成了“感情、品质、态度、价值观。”弄清楚“道”的含义之后,我们还需认识“道”不是独立于文章之外的思想,或政治符号,它只能是蕴含于“文”之中,借助“文”展示着的“道”。【参考资料——魏本亚《语文教育学》】

2.须教有疑

儒家“亚圣”朱熹认为读书要知疑。他在教学中经常以启发的方式质疑问难。他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规类编》】又说:“书始渐未知有疑,其次渐有疑,再其次节节有疑,过此一番之后,疑渐读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晦翁学案》】说明学习必须能发现疑义,去其疑义,从而促进学问的长进。由此可见,学习是“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所以,只有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完成由“无疑——有疑”的过程;只有善于解决问题,才能完成由“有疑——无疑”的过程。他更进一步指出具体的“生疑”途径:“看文字须仔细。虽是旧曾看过,重温亦须仔细。每日可看三两段。不是于那疑处看,正须于那无疑处看,盖工夫都在那上也。”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朱熹的须教有疑原则指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生疑”并养成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对当今的素质教育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02
不需要理解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