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区别

如题所述

1 江南文化与政治经济结合比较密切,特别是南宋、六朝时期、明朝初年,经济富庶的江南和政治结合,造就了江南文化的几度繁荣,文人才子辈出。岭南文化与商业联系比较密切,宋明以后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才真正有大的发展。2 历史上的江南文化是士族文化,士族和庶族长期矛盾,造就互相歧视,即使在同一地区也排挤他人,标榜自己优越性。历史上的岭南是移民文化,土客矛盾也存在很长时间,最后发展成歧视外地人,特别是北方过去的。3 江南文化是江河水乡文化,小巧灵气,柔性十足,给人以文弱的感觉。几千年江南出了那么多文人、官员,但没有几个拿出手的,都是些按步照班的庸官和附作风雅的文人,相比临近江南的安徽历史上倒是出了几个杰出人才。岭南文化是海洋文化,既有柔性也有烈性。孙中山、洪秀全把岭南人的烈性表现淋漓尽致,康有为、梁启超的革新思想和举措差点就改变了旧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0
江南文化:江南,原意江之南。“江”在汉语中有特指大江之意,大江即长江。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江南农耕地区称为“鱼米之乡”。现在通常所指的江南,是以南京至苏州一带为核心,包括长江以南安徽、江西、浙江的部分地区,即江苏南部和浙北、皖南、赣北地区。狭义上的江南尤其指以苏南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地区。在中国的历代政权中,江南地区虽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但是远离北方的政治中心。而且,江南的大家世族历来就有耕读持家的传统,并不把经由科举进入仕途看作人生唯一的选择。这样,就造成了江南知识分子对政治的边缘心态。江南文化无为、不争的习性。另外,江南气候润湿、物产丰富,作为维持最基本的温饱,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样也形成了江南文化中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性格。再次,正因为远离北方的伦理化的政治文化中心,男女之间的界限没有北方那样的紧张,所以江南的民间风俗轻狂,男女之间传情达意没有受到过多的限制。这样,相比较北方的礼教文化,江南的文化更加性情、率真。在江南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就是历史上因中原地区的不断战乱而南迁的豪门士族。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后来的江南士文化的主体。这些人或者因为家族史中因为政治的倾轧而带来的杀戮之祸,或者因为生活的富足而带来的安逸懒散,厌倦政治、纵情山水、消遣诗文,形成了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士人文化中的狷介、放浪的个性。正是因为以上的背景,造成了江南文化“诗性”的表达方式。它不同于中原地区以经世济用为目的的儒家文化的表达方式,而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和个体生命的关注。岭南文化:岭南文化特色鲜明,与岭南的环境分不开的。海洋的环围和五岭的隔绝,在古代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下起着屏障的双重作用———利于防御;弊于阻塞。由于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逐步形成,又使岭南文化较早地接受了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影响。到了封建社会中叶后,岭南文化的发展较快,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则在不少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当然,这个过程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 岭南文化吸收了中原文化、周边文化,吸取了海洋文化(包括东南亚与西方),经由融汇、创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就其实质说来,岭南文化的构成主要乃是三种元素———南越的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融合。其中,中原文化的影响随时代的推移,日渐见小。 在剖析岭南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个区域的滨海性。唐代中叶已有“广州通海夷道”的名称。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则是以番禺为最早的、最繁荣的出海口。岭南城市文明的发展,也是与对外交流频密不可分的。大体说来,岭南文化的近现代趋势无疑是中西交汇。它与西方文化形成了“相倚”和“相辅”的关系,开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风气,导致传统的文化架构蜕变为中西交汇的文化架构,近代岭南的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商品文化的表征,开放与变革的观念,传播媒介的发达,都显示了新的文化架构的内涵和风貌。 中国佛教禅宗南派的开创者惠能。惠能所开创的禅学本身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又给予岭南文化以反作用:它所具有的平民化、市俗化和人的真心本性即佛的观念,表现出对于传统佛教的某种背离.
岭南文化的特点,可概括为几个特性: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直观性、平民性、非规范性。简括为“新、实、活、变”四个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