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世公侯的马超会披头散发吗?

如题所述

张飞:“认得燕人张翼德么?”马超:“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这是大战葭萌关时张飞和马超的对话。但是新三国中马超的装扮却是披头散发,跟他屡世公侯的身份一点也不相符,让人看着非常别扭。

那么古人的发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古人一生只剪一次头发

古代生了小孩,会选三个月后的一个吉祥日子(大概是一百日,现在的孩子也会过百岁),给孩子剪一次头发。

然后孩子父亲会给抚摸着孩子的头,给孩子取一个名,这就是命名礼。从此以后孩子就再也不剪头发了。

那头发长了怎么办呢?

头发长了就从中间齐眉往两边分,称之为两髦(mao),所以这时候小孩称为童髦。

头发再长,就需要往两边盘起来了。男孩的头发盘得像野兽的两只角,称为总角。总角之交就代表儿时的朋友。

女孩头发盘的像个小树的枝丫,所以小女孩就称为小丫头。

女孩长到十五岁,会把头发束起来,插上一根簪,这就是笄(ji)礼。

男子长到二十岁,也会把头发束起来,插上一根棍,称为冠礼。

加冠是古代最为重视的礼仪之一

男子加冠要行冠礼,父亲或长辈会给孩子赐个字,此时孩子有名有字,即表示成年了,可以参加社会活动了。因此,冠礼是古人最为重视的礼仪之一。

古人加冠束发之后,就要一直保持如此。披散头发或者剪掉头发,是对一个人的奇耻大辱。

冠礼并不是一次完事,要加三次

第一次加的冠叫缁(zi)冠:加缁冠之后代表有统治权。

第二次加的冠叫皮弁(bian):皮弁就是皮帽子,是戎装,就表示有兵权,可以统治军队了。

有兵权之后还可以佩剑,就像我们电视里面看到的一样,佩剑是古代贵族身份的象征。

第三次加的冠叫爵弁:表示有祭祀权了,可以参加祭祀天地、祖宗的活动了。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就是说古代的国家大事,就是祭祀和战争,有了兵权和祭祀权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所有的冠礼。

有人说了,我一个平民百姓,哪来的统治权、兵权啊?不错,你确实没有权,也没资格加冠!

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加冠

古代只有贵族男子才有资格加冠,贵族当然也就拥有统治权和兵权。贵族一共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

天子、诸侯和大夫,不仅可以加冠,还可以加冕。冕就像电视里看到的一样,头上有一个板子,前后都挂着几串珍珠。

头上的板子叫延,前后垂下的珍珠叫旒(liu):表示不该看的不要看;左右两边垂下的玉叫充耳:表示不该听的不要听,成语“充耳不闻”就是从这里来的。分辨是非,有选择得去看去听,这是冕的作用。

则是最低级的贵族,可以根据其特征进行区分,比如武士、谋士、绅士等,士只能加冠。

“士”字的象形,就是头发束起来插上一根棍,上面再加上冕,就成了“王”字。所以说,王是有冕之士,士乃无冕之王!

平民百姓成年之后如何加冠呢?

平民百姓成年之后也要束发呀,不加冠怎么办呢?其实也不是不加冠,只不过相对来说物质简陋,形式简洁而已。

平民百姓成年之后要戴头巾,也就是把头发束起来,然后在上面盖上一块方巾,再扎起来就行了。我们在古装电视里经常常看到。

好了,到这里古人的发型文化就讲完了。所以,对于马超、司马懿等人来说,你就是砍了他的头,他也不会披头散发的。

现代的古装剧,人物造型动不动就披头散发,而且还有很多烫发,真不知道化妆师怎么想的,这也太不尊重历史文化了吧!对于此,你们怎么看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