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的意思

如题所述

侍郎是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兵部侍郎。

侍郎,古代官名,属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侍郎为中国官制名称,一般来说,创建于汉代,并被沿用到20世纪初。中书省的副官称为中书侍郎,门下省的副官称为门下侍郎(黄门侍郎)。宋元明清不改。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六部侍郎升为正三品。之后,清朝沿袭旧制,亦设左右侍郎,左右侍郎均为满汉人各一,也就是六部各部之间均有侍郎四名。

官职简介

古代的六部是国家管理各方面事务的机构。六部初建于隋朝,正式定制于唐初。

1、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组织部的职能。

2、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财政部。

3、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4、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弹站,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5、刑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6、工部:主管兴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建设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