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否表现了北宋末年老百姓真实社会生活?

如题所述

当然,

《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如同早期其它长篇小说一样,《水浒传》也是世代累积型的作品,是历代民间艺人集体创作的结晶,最後才由元末明初一位名叫施耐庵的小说家整理完成的。作为《水浒传》的编撰者,施耐庵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吸收和改造了民间传说与前人的创作,从总体上提高了水浒题材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水准。《水浒传》在流传中产生了丰富的版本,不同版本的结局也不尽相同。杨定见增补的一百二十回本是最齐全的版本,宋江等在取得若干胜利後还被朝廷的招安,参与了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等一系列战争,最後一百零八将死散殆尽,全书在悲剧的气氛中结束。金圣叹编纂的七十回本的《水浒传》则是腰斩後的版本,他完全砍去了宋江乞求招安的故事,使梁山好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得到了保全。这些修改是好是坏,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除杨、金二人的版本外,现时最通行的还有郭勋增修为底本的100回本。

水浒传是一部庞大而复杂的小说,系描写北宋末年所谓”农民起义”的故事。而水浒传版本繁多,有七十回、一百回及百廿回等版本,目前较通行之版本为金圣叹批注之七十回本,但无论版本为何,均描写自宋仁宗时代108魔星下凡人间起至宋徽宗时代止之故事(包括征辽、田虎、王庆及方腊,百回本不包含征田虎及王庆)。《水浒传》使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正式进入「想像、创作」的层次,也为日後的《西游记》、《红楼梦》等等产生了「启蒙」的作用。    

《水浒传》是一部庞大而复杂的小说。不论其表达的思想或版本问题都相当值得探讨。就思想而言,水浒传的情节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七十回以宋江、晁盖为首,逐渐吸纳四方豪杰上梁山。在这些好汉之中,有自愿上山者;有被贪官污吏逼上梁山者;也有受到感召而上山者。不论如何,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腐败的政治。直到一百零八条好汉齐聚忠义堂,排座次。这一阶段中,梁山英雄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杀得贪官污吏心惊胆战,令人大呼痛快,有藉此发洩对政治现实不满的意味。

水浒传反映北宋末年的政治及社会乱相。书中处处可见官员行贿及压迫百姓之事实,表现出当时百姓有苦无处伸张的现象。此时宋江等众起而与当朝政府对抗,多少替百姓出了一口怨气。再经由说话人夸大增饰,进而成为一部庞大的著作。官逼民反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它清楚的告诉为政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让为政者知所借镜。

在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奸臣小人当道,暴政使百姓怨恨,北方在异族的统治下,受得苦更深,所以南北百姓都养成一种痛恨恶政治、恶官吏的心理。即使当官在朝,可是被小人奸臣视为眼中钉或是为民除害杀人者,最後都逃往梁山泊,如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的总教头,只因妻子被高衙内看中,无缘无故被发配到沧州,在路上屡次被陷害,高太尉仍层层相逼,置他於死地,终於把林冲逼上了梁山,反映出政治黑暗,官逼民反的主题,深刻写实的表现出来。 


至於文学方面,虽然书中主要人物有一百多人,人物个性却十分生动活泼,每个人物皆有其不同特性,其人物之言语、举止皆与其身分、地位紧密配合。使读者从书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他们的个性。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事,金圣叹将其列为六才子书之一,在文学史上更位列明朝四大奇书之一。虽然史册记载宋江等辈为盗匪,最後却转变成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这并不是违背史实,而是让人们看清那个时代不公平的现象。此外,水浒传也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侠义小说,虽然其表现手法与现今的武侠小说略有不同,彰显正义的精神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水浒传能历久弥新的原因。自从司马迁叙游侠,到当代的武侠小说这段过程中,水浒传扮演了承先启後的角色,并继续在文学史上散发光芒 。

但是,《水浒传》同时也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作品;喜欢它的人说:「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不喜欢它的人则说:「一部《水浒》足以教坏天下强有力而思不逞之民。」以及「凭什麼那些杀人放火的流氓总是动不动就自称『好汉』」等等。但是不管喜欢或是不喜欢,《水浒》还是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节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并且还拥有了许多国外的译本。

《水浒传》中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封号(如「豹子头」、「神行太保」等),人物之间的关系又非常地复杂,再加上全书结构庞大,从七十回本、一百回本一直到一百二十回本以上,版本众多,如果我们要采取「缩写」,想把全书的人物统统有所交代,恐怕大家将一点也无法领略《水浒传》的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