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父母皆祸害”这句话你的感受是什么?

如题所述

‍‍

在黄河漂流的途中,上岸时看到一个村落,墙上刷了“严禁溺弃虐待女婴”。

我没敢触碰背后的故事,仅仅看见这一行字,心就颤栗了,不敢深入去了解,害怕这些标语的背后,是我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在乌海民政局工作的雨文告诉我,不少来中国领养小孩的外国夫妇,他们不介意对方是女婴,也不介意孩子们身体上的残缺。其实不是不介意,而是想找到一个健全的弃婴,不是那么容易。

什么样的父母,才会溺毙、放弃和虐待自己的女儿呢?“家”,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成年人,不是代表着纯粹的爱和幸福的地方吗?这世界上,有什么人能替代自己的父母,顶替自己的孩子呢。

但这条标语赤裸裸昭示着,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愚昧、恶毒和残忍的父母。想想也是,社会上有那么多自私自利,脾气暴虐和视法律道德如粪土的人,这些人,难道做了父母,品行就能突然变好么?

伴随一个人成长的性格品德,应该不可能在十月怀胎期间,突然消失吧。那么他们的这些品行,在孩子出生后,会如何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呢?他们是不是和其他父母一样望子成龙,不能接受孩子任何一点的不听话?他们其中会不会有人一定要生个儿子才罢休,生了女儿就重男轻女?

就像很多抽烟的父母,叼着烟教训儿女不该抽烟;一边打麻将一边督促儿女努力学习;自己书没看过几本,天天念叨让孩子考上985大学……如果你本身就是一滩烂泥,有什么资格恨铁不成钢。

教育孩子是非常专业的一门技术。所以很多文明国家的幼师行业要求非常高。社会上很多行业,都需要从业资格,要考这证那证。唯有当父母,是不需要任何考试的。任你是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杀人放火,黑道白道......生了孩子你就自动成为父母。

这种环境下,出现不合格的父母,理所当然。加之国内特定环境,让“孩子”变成一种有限资源,有些只能留下自己最想要的,比如说“儿子”,或者说“有出息的子女”。

绝大多数父母,倾其所有给孩子最好的,慢慢地,养育一个孩子的标准就形成了。幼儿园要上兴趣班,小学开始要上补习班,中学要去国外夏令营,大学要留学欧美,别的孩子有的,咱们家孩子也不能缺,家庭所有成员都要围着这颗独苗转。

这样的标准已经让很多家庭崩到很紧。紧缺的“孩子”,倾其所有的资源投入,让很多父母逐渐把养孩子当成了一种投资。买个几万的股票还得天天盯着股市呢,这投入巨大又属我所有的“孩子”岂能不天天盯着。

我必须掌控孩子的所有行动,孩子必须听我的话,必须感恩,这是很多父母理所当然的想法。

“问题是你作为父母,自己在社会上是怎样的存在,你跟上社会的节奏了吗?你确信自己的话都正确吗?人爱自己的子女,是生物DNA决定的,爱我并不能证明你有多伟大。除了生下我,尽父母的义务养育我,如果你还做了其他让我感恩的事,我自然应该感恩。但你不能仅仅因为生下了我,尽了该尽的养育义务,就强迫我感恩。”——这是很多年轻人的心声,我倒是挺认同的。

特殊的国内环境加上飞速发展的经济,让我们这几代人之间产生的文化鸿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大。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孩子,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其实教育不是从孩子抓起,而是从父母抓起。要求孩子好好读书的时候,先扪心自问一下,今年你读了几本书?

总强调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而不是引导他独立思考,最终的结局就是,孩子会以为他妈是圣母玛利亚,他爸是上帝,从而丧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作为父母,要多读书,多思考,时常想想自己还是孩童时的心态,尝试多与子女沟通。

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而对自己无所要求,甚至变着法子折磨逼迫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父母,称之为祸害也不为过。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8

我有一个朋友,从小被父母安排着长大,上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留学去哪个国家,回来做什么工作,跟什么样的人结婚,父母一条龙服务得很好。难得的是,我的朋友特别喜欢这种“被安排”的生活,她深信她父母的选择一定比自己的选择好。“我从来不企望,靠自己的打拼,能过上比父母为我创造的还要好的生活”,十几岁的时候她就这样对说我。十几岁的我,很不理解这种人生态度,觉得人生怎么能就这么“被安排了”。前几日见她,她说过两年回国会去一所大学做行政,不教书是因为累,她爸爸打算好了。我说你在国外读了6年自己的专业,如果去大学干嘛不教书,扔掉多可惜。她说倒也是,考虑下看看。见多了那些一边服从父母一边抱怨父母的人,现在的我觉得,像她这样毫无怨言地“被安排”,其实是一种福气。


我有一个同事,三十几岁,读书工作都没有离开过家乡,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她的一个朋友曾指责她说:“像你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被房东扫地出门,无家可归的滋味。”她很有底气地反驳道:“没错。你离开家出来打拼是你的选择,被房东赶出来是你的选择为你带来的。我离不开老妈,不出去闯荡,也注定我不会有大出息。咱俩只是选择不一样,你不能因为被房东赶出去过,就觉得高我一等。”彼时刚工作的我,觉得她说得对极了,在心里为她拍案叫好。承担自己的选择为自己带来的一切,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有什么好炫耀的?


我的这个朋友和这个同事,是我身边选择听父母的话的人中,心态最健康的。不健康的,随手一抓一大把。

第2个回答  2017-08-08

大三下大四上的时候,同学L参加了所有能够参加的考试:研究生、公务员、教师证、各种证书……她并不是每个考试都想参加,是父母的主意。她对此多少有些耿耿于怀。这种心情,在她父母让她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时,达到了顶峰。有天我俩一起在沃尔玛闲逛,我听到她和家里通电话,态度恶劣。扣上电话,她心情很差地跟我说,她不想考教师证。我说那就别考啊。她说她父母非让她考。我说那就好好沟通一下。她没再吱声。后来回宿舍,她说她决定参加考试,虽然自己不想考,然后抱怨了一通父母。我一下子很火大,声音很大地说:“是你在‘听父母的话’和‘做自己想做的事’之间选择了前者,这是你掂量权衡后自己做出的选择,你没有权利指责你的父母!”我当时的心情,是一种强烈的“恨铁不成钢”。今年五一的时候又见了L,她说等硕士毕业想去大城市找工作,我说别了,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乡当个老师什么的吧,呆在父母身边,那更适合你。她想了想说:恩。这时候我已经对她没了当初的脾气,只希望她能明白她到底适合过哪种生活,而不是单纯地和父母赌气。


毕业前我跟外教S聊天,她说她发现好多中国学生做了父母安排的工作之后,都反过来说自己“没的选”,其实是他们不承认自己的选择,不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就全推给父母。I can’t agree more.这样的人,假如和父母选择的人结婚,要是过得不幸福,一样会去指责父母。


我是我的同学朋友圈子里活得比较随性的一枚,基本没有在任何选择上放弃过自由意志。是我父母开明到对我大撒把吗?当然不。


考大学时,老娘和千千万万老娘一样,想让我学医。我对医生的印象是四个字:挖心掏肺。他们说那是外科,其它科不,而且医生越老越值钱,永不失业。我依然无法扭转这种恐怖的印象,果断拒绝。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就选了不讨厌的英文。


大四时,老娘和千千万万老娘一样,想让我考研。我倒是认真地准备了一阵子,越准备越难受,觉得还是工作更适合我,果断放弃。


找工作时,老娘和千千万万老娘一样,想让我当公务员,或者当老师。我十二万分地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两个职业,外贸、媒体、广告试了一圈,选了觉得最合适自己的。


工作后,老娘和千千万万老娘一样,想让我回家。动不动就说家里哪家哪家企业在招人。我无意说起其实我挺想去超市工作时,老娘反应很快地说,家里要新开一家大润发!她说这些的时候,我都装没听懂。


我最近一次涨薪水之后,老娘再也没说过那些话,可能觉得我这丫头把自己选的路走顺了,也可能是真的死心了。这会儿我常跟老娘说:“下月我要去哪哪干什么,明年我想到哪哪干什么,三年后我必须在哪哪干什么。”都是些遥远的地方,都是些不靠谱的事儿,可老娘听了只有一句话:“你自己看着吧。”


我觉得,这句话是我赚来的。


真的,用永不妥协的坚持,用拼命折腾的成绩,赚来的。

第3个回答  2017-08-08

我同事说她一个朋友,毕业前两年一直在复习考研,一直没考上。到今年毕业第三年,一天也没工作过。她妈妈一直觉得,自己的女儿不能就这么进社会,太危险,不放心。前一阵子,她自己跑去人才市场兜了一圈,结论是自己啥也干不了。于是回家老老实实听她妈妈的话,开始复习准备考公务员。


我跟同事说,她毕业三年不工作,还不是最惨的。更惨的是可能她以后在婚姻问题上也会放弃选择权,和妈妈喜欢的人结婚。同事说没错,她和前任已经被妈妈拆散了。我接着说,最最惨的,是她大抵以后也会这样管制自己的小孩,纵使她没有去争取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喜欢的人,可她在妈妈的视野里,一定也过上了寻常的安稳日子,虽波澜不惊却平安喜乐,所以她想当然地认为“妈妈是对的”,想当然地也要做这样一个“对”的妈妈。


这样的人,你身边也有吧?


十几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们每每面对一个重大的选择,都有两条出路:一是交给个人的自由意志,即follow your heart;二是遵从父母的意见。豆瓣那个很火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常常讨论这回事,大家抱团在一起“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