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中午这种说法

求速度回答

有。古代的中午被称为晏昼、晌午,也有午时之说!

晌午,拼音shǎngwǔ,是俚语,在中原地区,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

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末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晌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5
古代的中午被称为晏昼、晌午,也有午时之说!

古代的时间是这样来划分的!

子时:23点 -1点
丑时:1点-3点
寅时:3点-5点
卯时:5点-7点
辰时:7点-9点
己时:9点-11点
午时:11点-13点
未时:13点-15点
申时:15点-17点
酉时:17点-19点
戌时:19点-21点
亥时:21点-23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05
有,电视里一直有叫 午时三刻(差十五分钟到正午)的,我们中午在古代叫 午时11:00-12:59
第3个回答  2013-07-05
称正午、晌午。
第4个回答  2013-07-05
靠 楼下百度真快!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