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滥竽充数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如题所述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齐国国王非常喜欢听乐器,喜欢让很多人一起演奏乐器。因此,齐宣王 下令从全国各地召集乐队,组成约300名会吹竽的乐师。那些被选上法庭的音乐家受到了特别好的待遇。那时,有个流浪汉,姓南郭。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有这样的爱好,就想成为乐队的一员。他想谒见宣王,并告诉他自己是个伟大的音乐家。宣王很高兴,就把他收进了乐队班。

有趣的是,这位南郭先生竟然听说了这件事。每当乐队为齐宣王演奏时,他就和乐队混在一起,模仿其他乐师的动作,摇着头,左右摇摆,假装“演奏”。南郭先生学得很好,几百人一起弹,国王听不出有什么不同。这样,南郭先生就弥补了自己几年的不足,不仅没有瑕疵,而且像其他音乐家一样,得到了丰厚的报酬,过着舒服的生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继承了他的王位,齐湣也喜欢听竽。只有一个不同之处:他不喜欢合奏,但喜欢音乐家单独演奏。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吓得直冒冷汗,心惊胆战了一整天。南郭先生想,如果这次漏出马脚,就会丢掉饭碗。如果他被指控欺骗国王,他还不如丢了脑袋。在此之前,当湣王还没有叫他的时候,南郭先生赶紧跑了。

主要含义是南郭不知道如何吹竽,他成为了300人乐队的一员,并因为吹奏竽而获得了奖励。当他不得不独自演奏乐器时,他不得不逃跑。如果欺骗可以用一刻来交换成功,却不能用一生的成功来交换。人们努力学习,这样他们才有真正的天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比喻没有真正的天才,没有能力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填满,或者比喻用劣等货冒充好货。有时也用来表示自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4
韩非子 ,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情,有一个人冒充乐师,最后混到了乐队中,一直在假装演奏,后来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但是喜欢单独演奏,最后他怕露出了马脚赶紧跑路了。
第2个回答  2021-11-04
出自于《韩非子·内储说上》,就是说当时有一个帝王特别的喜欢听吹竽,而有一个叫南郭的先生,他混在一些会吹竽的人里进行滥竽充数,直到有一天帝王说让他们一个人一个人的吹他才感受到了害怕。
第3个回答  2021-11-04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内储说上》。讲述的就是齐国的国王特别喜欢听乐器,让很多人一起演奏乐器,有一位姓南郭的先生,表示自己会吹竽,所以最后被收进了乐队班,过上了特别好的生活,也得到了非常丰厚的报酬,但其实他并不会乐器。后来齐宣王的儿子继承了皇位,但是这个皇帝喜欢单独演奏的乐器,后来南郭先生害怕自己露出马脚,所以赶紧就逃跑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