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吹笛子让蛇跳舞的是什么人?

如题所述

走在印度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看见一些身着民族服装云游四方的耍蛇人。每当他们吹起悠扬而又显神秘的笛声时,一条条色彩斑斓的眼镜蛇便会昂起“恐怖”的脑袋,乖乖地从篮子里探出身来,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让人叹为观止。
  印度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老行业
  据印度朋友介绍,由于宗教原因,耍蛇是一种在印度当地流传千百年的古老行业。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3%,在虔诚的印度教徒眼中,蛇并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无伤蛇之心,蛇就没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镜蛇更是财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并供它食物,命中一定会走好运。在印度许多农村都有香火缭绕的蛇庙,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为求得一男半女,对庙里供奉的蛇神更是顶礼膜拜。
  正是蛇在印度教中的崇高地位,使得耍蛇业长盛不衰。但蛇毕竟不是哪儿都有,加上防蛇咬、驯蛇都需要经验,因此久而久之,耍蛇业成为一项子承父业的世袭行当,一代代流传下来。印度“耍蛇人”大都住在蛇类出没的地方,险恶的环境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了与毒蛇为友。在他们驯养下,令人毛骨悚然的眼镜蛇、蟒蛇,无不俯首听命。
  目前,在印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以及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些农村,至今仍活跃着一批世代以蛇为生的“耍蛇人”。据称,这些“耍蛇人”家族中每有男孩问世,大人便会在他身上滴几滴毒液。大人们相信,这不仅能增强婴儿的免疫能力,让他今后免遭毒蛇侵害,而且也可提高他今后识别蛇性的能力。
  捕蛇、驯蛇及配蛇药的本事“传男不传女”。不过,“耍蛇人”家的女人都会制作精美的袋子,“耍蛇人”用这些袋子装蛇云游四方,养家糊口。据说“耍蛇人”的女儿出嫁,嫁妆中少不了三样“宝”:一条蛇、一只狗、蛇药。
  不看人面,看蛇“面”
  一位来自农村的当地朋友介绍,在印度农村,时常有外地的“耍蛇人”前来献艺。等蛇在耍蛇人指挥下,施展完十八般武艺后,面对啧啧称奇的全村老小,“耍蛇人”便上前请求施舍,不过他们常会堂而皇之地打着蛇的名义说:“我的这些孩子演得很辛苦,给点吃的好吗?”对此,大饱眼福的村民从来不会拒绝,有的给米,有的给面。其实天下哪有吃米、面的蛇?但不看人面还得看蛇“面”吧。此外,向村民兜售蛇药也是“耍蛇人”的一大副业。这些药粉都以草药为配方,解蛇毒效果不错。遭蛇咬的人,只要将药粉放在棉布上蘸以牛奶,每天在伤口敷两次便能痊愈。
  对“耍蛇人”而言,最想去的莫过于城里,尤其是繁华大都市。在当地朋友的陪同下,记者曾在新德里著名景点莫卧尔王朝统治者胡马雍墓门口问过一个“耍蛇人”。他说,在农村走街串巷耍蛇,维持生活可以,但赚不到钱。听说新德里外国游客多,出手大方,因此早在10多年前,就和几个同行一起结伴来新德里了。“耍蛇人”往往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结成自己的行会。按行规,大家每天要在新德里各大景点门口蹲点,一段时间后进行轮换,以避免引发内讧。
  微薄收入让“耍蛇人”厌倦了这个工作
  这位“耍蛇人”认为,干耍蛇这一行当,首先是胆量,技巧还是其次。每年3、4月气温回升时,“耍蛇人”都会随身带着两件宝,一件是“莫力”,另一件是头上装着金属圈的特制手杖,前往森林捕蛇。“莫力”是印度“耍蛇人”在几千年前就发明的一种乐器,用它转移蛇的注意力,然后“耍蛇人”再用手杖的金属圈套住蛇的脖子。趁蛇口大张之际,迅速取出藏在蛇牙后面的毒囊。其实说来容易,但真正在深山老林里去抓蛇可需要胆量。尤其对毒性烈、攻击性强的蛇,即使多年的捕蛇老手,也要小心翼翼,一个疏忽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耍蛇人”告诉记者,他来新德里闯荡已有10多年了,妻子和4个儿女都在身边。但这个行当太辛苦了,每天四处奔波表演不说,收入还非常低。平时,他们除了表演时讨点生活费外,还与外国游客一起拍照,一般拍一次100卢比(1美元约合45卢比),当地人则为20卢比,但可以讨价还价。不过,遇到喜好猎奇的西方游客,一通狂拍之后,高兴起来给个10美元小费也难说。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收入好时能有5000多卢比,当然其中每月有上千卢比用来买鸡肉和羊肉喂给蛇吃,毕竟这些蛇不仅是赚钱工具,更是自己的“孩子”。靠这份收入及妻子平时卖牛奶赚的钱,老大老二还都能上得起学。但近年来,印度市政部门加大了整顿旅游景点的力度,经常驱赶景点门口的流动商贩,让他有时几天都没有收入。因此他已厌倦了耍蛇行当,也不想让后代重复子承父业的老路,生活再拮据,他也要供孩子上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