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在什么山脉以东称做江,在什么山脉以西称做河?

如题所述

自高中学习中国地理以来,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称river为“河”,而南方则称之为“江”;更不可解的是,出了华北往东北方向而去,辽河以北以东又与南方同,称“江”而不称“河”,如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至于朝鲜境内亦称“江”不称河,如大同江、清川江、汉江等等,总觉得东北地区及朝鲜与中国北方更接近,受其影响理应称“河”,为什么会与中国南方一样称“江”而不称“河”呢?这个疑问一直没有解开。近日读周清泉先生的《文字考古》,终于找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答。我一直对中国中原地区称“河”,而长江以南称“江”,特别是对辽河以北亦称“江”而不称“河”感到大惑不解,近日读周清泉先生的《文字考古》,终于有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答案。周先生认为“江”是殷人对river的称呼,而“河”是周人的叫法。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殷朝灭亡,周的势力扩充到整个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殷人四散。周的彊域东北部是诸侯国燕,燕国的疆域一直延伸至辽河以东的辽东地区。周武王把殷纣王的弟弟箕子封为朝鲜侯,实际上是对殷人一族的流放。箕子率族人从河南安阳北上,经现在的河北石家庄以北的正定、定州至燕国,继续往东北,渡辽河而达今天的东北地区,进而入殖朝鲜,定都于今日的平壤附近,史称箕子朝鲜。殷人后裔的一支出关东入朝鲜似乎确有其事,中国的史书《尚书》、《史记》都有明确的记载。一说,箕子自胶东渡海入朝鲜,这应该是不太可能的,直到近代,朝鲜人入中国都选择陆路,经辽东而达北京,上古之时箕子率五千族人坐船渡海的可能性极小。殷人在殷朝灭亡后流亡东北及朝鲜,为当地输入了中原文化,因此殷人称river为“江”这一习惯叫法也被带入了东北。而其他一部分殷人后裔,则渡长江逃往东南部,所以中国才出现了东南部和东北部共称“江”而中原称“河”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周先生进而认为,“江”本发「工」声,之所以讹变为「jiang」声,是因为自周武灭殷之后,周人与殷人以“江”为界,“江”等同于“疆”,故发音亦同化于「jiang」。此言差矣!因为若因以“江”为疆界,故称“江”为“疆”,那是站在周人的角度说的,无法解释殷人居住区域内的river全都称为“江”这一语言现象,亦与周先生自己主张的“江”为殷人的语言相矛盾。“江”古音kong, 与“工”同音,为一形声文字,“工”为一横木贯穿另一端孔洞而固定之后形成的「工具」,与“空”“孔”古音相近,应为同源词。本义为「孔洞/中空/贯通」,引申为「通道/水路」,带“工”字旁的字,如“缸”取其「中空」之意,“肛”是粪便之「通道」,“扛”是「贯通/横亘」于肩上,“虹”是如一条大蛇「贯穿/横亘」于天上等,带“空”字旁的字(“空”亦是形声字,“工”表其声),如“腔”亦取「中空/贯通」之意。故“江”的本义亦是「中空」而形成「水路」,「贯通」于大地之上。汉字的“江”本义为「中空/孔洞/贯通」,与英语的hole, hollow 同义,英语的 hole, hollow 源于印欧词根*kel (*kol), 从*kel (*kol) 这一印欧词根亦派生出拉丁语的caulis (stalk of a plant 中空之茎),梵语的 kulya (brook 河/channel 河道)之意,参考英语 hole 的 etymology 亦可佐证汉字“江”之本义为「中空/孔洞/贯通」,引申为「水路/河道」之义。带“工”字旁的汉字“虹”,由古音 「kong」讹变为 「hong」, 可印证从英语词根 *kol 演变出 hole 一词的音变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30

长江在青藏高原以东称为江,在巴颜喀拉山以西称为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