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四姓与东晋时期的门阀有什么异同

如题所述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 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其中唐朝统治者出自陇西李氏,所以一般不与其他四家并列
盛唐时,“五姓”在朝廷上并无绝对优势。原因一是,当时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二是皇帝有意压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如武周时宰相许敬宗和李义府所为)。但“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2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8人为宰相。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不过所谓四姓的显贵已经与东晋时代的门阀不可同日而语,东晋时代主导朝廷用人制度的是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的确立,已使九品中正制成为一个政治上的装饰品。中正品第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即获高品,此时只须分别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
也就是说,只要你出生在门阀家庭,也就是士族,哪怕是个白痴也能轻易的在朝廷做高官;
而到了隋唐时期,士族已经需要与寒门出身的其他人竞争做官的资格,虽然依靠家族的资源较有优势,却不是想做官就能做的
更重要的是,东晋时代的门阀权利之大,可以媲美皇权,皇帝都要对门阀大族子弟非常客气;而隋唐时代,豪门望族的权利是不可能跟皇权相提并论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06
唐代是五姓七望,不是四姓。陇西李氏、 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
东晋的门阀有九品中正制的特权。当官靠的都是出身,门阀的人只要当官就是高品级的官员 ,非门阀的只能当人低品级的官员,品级的高低是由门阀决定,皇帝也无法左右。牢牢地控制住了国家。唐朝施行了科举,政治上的特权给剥夺了,唐高宗给门阀的官员一次恨恨的打击,把门阀势力赶出了朝廷
第2个回答  2017-04-06
东晋是汉文化南渡之后的正宗,源自汉朝,传承数百年。

唐代的四姓,则是在五胡乱华时代生存下来的,杂糅了很多异族基因,称不上正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