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家庭背景?

如题所述

人生道路的选择多少都与家庭背景有关,辛弃疾拥有超凡的战略天才,得益于他的祖父——辛赞。辛赞曾任毫州县令,那时的毫州已被金人占领,老人家深感在沦陷区做官对于广大宋朝人民来说无异于犯罪,闲暇时光常常带着辛弃疾和另外几个儿孙登高远望,告诉他们这片大好河山都是宋朝的国土,如今却被人侵占..辛赞还指画着眼前的山川沟壑,说明哪些地方曾经作过战场,哪些地势可以作为起事的屏障,如此的训练,再加上从小就聪颖非常,少年时代的辛弃疾便在心中运筹着排兵布阵的方略。后来,因为上京赶考,两次获得去燕京的机会。对于其他举子来说就是去考取功名,但于辛弃疾来讲却是深入女真的政治中心,仔细窥探女真侵略者军事部署和政局的大好时机。在辛赞的指导下,辛弃疾果然不辱使命,在去燕京的途中作了深入翔实的考察,就在他22岁时,文采武略都胜人一筹,这一年他组织了2000人的队伍起义了。

虽然辛弃疾没有被朝廷重用,到前方担任主将打击敌人,但在他心中时刻不忘要把女真侵略者驱逐出华北中原地区,拯救被压榨的宋朝人民。宋廷时常派使臣去金国,这些人都和辛弃疾有着不同程度的友谊。他把这当作抗击女真的好机会。这些朋友回来后,辛弃疾都从他们那里获得了金国的重要消息。他还亲自派人去金国进行侦查。山东、河北都是辛弃疾熟悉之地,所以在派遣侦查员之前,都向他们指出敌方的军事据点,要他们到达这些地区后,把当地山川、官府、仓库的位置兵马人数、营寨分布描绘下来,回来后,辛弃疾把这些综合绘制成总地图,画在很小的丝绢上。从此,敌人的军事实力、动向尽在辛弃疾的掌握之中。在被皇上召见时,辛弃疾把战略战况分析得精辟得当,其过人的军事才干为人所叹服!

从稼轩侦查敌情的老道,改变了我对他以往的错误印象。我头脑中的稼轩是个概念:南宋爱国主义诗人,一介书生!现在才知,他其实最擅长的是带兵打仗,实是一名具文韬武略的将才。且在对待叛徒草寇上没有妇人之仁。

辛弃疾起义之后,投归了耿京担任掌书记一职,当时军营里有个叫做义端的和尚曾经是辛弃疾拉过来投奔的,却不料一日忽然从营中盗走耿京的大印投靠金人去了,而这大印正好是由掌书记辛弃疾保管的,义端和尚此次过去无疑会向金人献印。耿京闻讯大怒,要把辛弃疾杀掉。辛弃疾要求:三日擒获义端,否则情愿受死。辛弃疾料准他逃跑的方向,于是在下一站将叛徒截获,义端诡诈的奉承着辛弃疾,央求他放自己一条生路,若是个心志不坚定的人,听了他这般巧语和低声下气的祈求难免不会应允放了他,而辛弃疾则杀伐决断,没听他的废话,当场砍下他的头交与耿京,这件事充分表明辛弃疾是个“下马能草檄”“上马能擒贼”的文武全才,也使得他备受器重。

而后,在辛弃疾离开滁州去赣州上任时,有一批贩卖私茶的商人在湖北起事了,400多人组成了一支武装队伍,首领叫做赖文政,这伙人的势力日益壮大,还曾把南宋的官军打败几次,这支茶商军已经穿过湖南进入江南一带,不少南宋政府要员由于屡战不利被撤职,辛弃疾就是这时上任的。

茶商军原以为自己善于在溪谷险阻之地作战,而且竹丛树林密布,官军的弓箭够不着,金戈铁马也踏不过来,所以才选定这样的地区长久驻扎,但辛弃疾首先调集了大批当地的乡兵和弓手,淘汰了老弱,只把强壮留下,分别散步在各个阵地,再另其率领乡丁深入山中搜索,这样,茶商军所要的独特地理条件都已解体,日益陷入极其恶劣的处境中。辛弃疾乘机进行招降工作。赖文政看到茶商军斗争前途已希望很少,便要投降辛弃疾,被辛弃疾押解到江洲杀掉了,剩下的残部,一部分编入军中,另一部分遣送回家。由于收捕茶商军有功,皇帝特别对大臣们讲:辛弃疾捕寇有方,当议优与职名,以示激励!然而由于遭人嫉妒,仍然没有被委以重任,百感交集之下,在崖壁上提下前面这首《菩萨蛮》

郁孤台下,赣江之水滚滚流去。辛弃疾似乎从这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痛苦的泪水。词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泪”联系在一起,以水写泪,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座座高山可以遮住人们眺望故国的视野,但却不能阻挡日夜东流的江水。我不禁暗自体会此时的稼轩心中一定充满了极大的怨愤,这清江水,何尝不是稼轩忧国忧民的泪水,这山川所阻隔的何尝不是稼轩报效国家的宏图大志和一腔热血。

上面这段《鹧鸪天》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那时他正赋闲家中。回想当年血气方刚的少年时代,提笔戏作一首,也是一段得意的回忆。词的上片忆旧,只用了四句话,便把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生动的描摹出来,虾片感今,把如今废置闲居,悠然而生的情状委屈一一传达,对照他一路走来的经历再反复诵读中,感慨淋漓,作者关注民族命运,不因老迈而有所减损,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4
(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人。 与齐名,并称苏辛。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及理学家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