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中描写诗人想象的诗句是哪一句?

如题所述

作为一个诗词小达人,我必须要先纠正错误,这不是诗,而是词。

本题答案:

描写词人想象的词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者:

宋代的辛弃疾。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半夜里清风送来了远处的阵阵蝉鸣声。田野里飘散着稻花的清香,青蛙在歌唱着丰收的年景。稀疏的星光闪烁在天边,点点细雨洒落在山前。我想过溪避雨,转个弯到小桥上忽然看见,那熟悉的旧时茅店就在土地庙旁丛林边。

解析:

这首词是词人在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所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上阕先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点名此时已是夜晚,鹊儿惊飞不定的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的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还伴着阵阵蝉声,在这有轻风的夜晚,听来十分清幽。“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则从嗅觉和听觉方面来进行描写,扑鼻而来的稻香很是醉人,词人从中闻出来的还有丰年,耳边同时也传来阵阵蛙声,相互传达着又是一个丰收年的喜讯。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出“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下阕词人先运用对仗手法来继续写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疏疏落落的几颗星星在天边,一个“外”字把境界一下子开阔了。这时下起了星星点点的雨,这里营造出的气氛仍然与上阕的宁静是一致的,词人享受于这一片宁静的美景之中,下雨了也还是要找个避雨处吧。“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在路的转角处,喜遇了茅店。这茅店的分步本来是自己十分熟悉的,但因为词人刚刚沉醉在了这蝉声、蛙声中,而没有察觉到。一个“路转”和“忽见”把词人的情态也融入其中了,读来分明有一种欢欣洋溢在其间。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到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的一首词,全词是这样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首诗中表现的是想象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
第2个回答  2023-02-21
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句,作者听到蛙声一片,想象到是青蛙们在讨论丰收年。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