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明代海禁始于明初,终于隆庆,主要目的都是遏制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在海禁时期,海洋贸易体系主要通过朝贡和官办的方式进行,对中国海外贸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清朝出于防汉制夷的政治考量,同时为了打击毁灭反清复明实力,配套施行了空前绝后的闭关锁国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3
1.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遏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自以为是,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无需向外国打开国门互相交流
4.防止沿海反清势力与外寇勾结
5.防止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冲击 闭关锁国,“片板不许下海” 明朝的海禁政策及其由来:实际上唐代以前,我国统治阶级的重心都放在北方中原大陆,唐以后统治阶级的政治目光开始触及到南海,进入宋元,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我国与周边国家,包括日本的私人海上贸易非常密切。元末,元统治者的腐败引发了全国各地的起义,在各起义军中,朱元璋以标榜自己是中原华夏正统,积聚了众多的汉族谋士,终于把蒙元赶出中原,建立了明王朝。 明王朝建立后,以华夏中原正统自居,不惜一切代价,拒绝承接宋、元以来发展起来的与海外贸易联系,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规定“片板不许下海”。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及其由来:清朝在收复台湾以前,曾经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片板不许下海,犯禁者一律处死,货物没收入官。这种海禁政策地实施,主要是为了对付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势力,并不是针对外国的。因此,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后,逐步放宽海禁,准许对外贸易。但是到乾隆前期,针对英国等西方国家贪得无厌的要求,清政府又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广州以外的其他通商口岸,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国商人的条例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历经乾隆、嘉庆年间,一直延续到道光时鸦片战争前夕。所谓闭关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主要内容有三:限定一口(广州)通商、严格约束外商活动、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第2个回答  2013-07-23
打击反清势力,海盗和抵御侵略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