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监测太阳,风云气象卫星有哪些“绝技”?

如题所述

太阳风暴是引发空间天气事件的关键因素,对太阳进行持续监测、预警和预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的发射日期日益临近,以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计划在2022年发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ASO-S)的消息发布,公众对“探测太阳”的关注再次提升。
让我们共同探讨:
1. 太阳风暴:空间天气事件的触发因素
通常情况下,太阳向地球输送的能量相对稳定。太阳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其中99.9%的能量是稳定的近红外和可见光;而剩下的0.1%包括紫外线、X射线等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在地球高层大气中被吸收。然而,当太阳活动出现异常时,它们会干扰地球的空间环境,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2. 风云气象卫星:监测太阳活动的关键工具
对太阳的监测涵盖了从太阳内部到地球表面的整个空间环境。观测方法包括光学监测、X射线监测、射电监测和磁场监测等。目前,观测主要依靠卫星的天基监测和地面的望远镜等地基监测相结合。
由于地基监测受到观测时间、条件和波段的限制,无法实现全天候、全频域的太阳爆发监测,因此天基监测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美国的GOES、ACE、SOHO卫星以及我国的风云系列卫星,都能够监测太阳的多项“指标”。
自2004年7月1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业务正式启动以来,我国在地基监测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建立了关键地点的太阳观测台站,通过多种手段监测太阳。自风云二号A星成功发射以来,我国已通过空间天气专用载荷对太阳X射线和粒子进行监测。
截至目前,基于风云系列卫星和地基空间天气监测网的天-地空间天气业务监测格局已基本形成,能够实时提供从太阳到电离层多个区域的监测数据。
专家介绍,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系列卫星在轨运行时,都搭载有空间环境监测器,用于监测太阳活动和静止轨道高能带电粒子辐射环境,预警和预报太阳耀斑、太阳质子事件和高能电子暴等。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X射线观测数据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自主观测X射线流量数据源,改变了以往依赖国外数据的状态。
风云气象卫星的太阳监测还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太阳总辐照度是日地平均距离处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也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中定义的基本气候变量之一。自1978年起,国际上开始在大气顶对太阳总辐照度进行高精度连续卫星监测。我国的风云三号系列极轨气象卫星自2008年开始对太阳总辐照度进行连续观测,建立了独立的观测记录,为国际太阳总辐照度气候数据集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补充。
即将发射的风云三号E星(晨昏轨道卫星)将实现全天候对太阳的观测,并搭载了X射线和极紫外成像仪,能够在不同条件下对太阳进行成像观测。风云三号E星还将获取更宽光谱范围内高精度、连续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风云四号C星也能观测X射线和太阳紫外辐射,两颗卫星的观测波段性能将形成互补。
随着科技进步,我国科研业务人员正不懈努力,利用风云气象卫星这一监测利器,逐步揭开太阳的神秘面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