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孩子急躁爱发脾气摔东西

我儿子两岁零三个月了,近两个月脾气暴躁,不顺着他就哭,而且玩什么东西弄不好就摔。有时真拿他没法。

孩子的脾气一定隐含着一种意义,最通常的解释是这是一种分离性焦虑所致。孩子最担心父母会不爱自己,离开自己,也害怕父母有哪怕一点点小小的争执,因为一切不好的信息都会加重孩子的焦虑。对父母言语、行为、情绪的敏感是女孩子常有的通病,哭是一种焦虑发泄,你孩子的哭更像是一种压抑的焦虑发泄,不知道母亲是否经常出差,或父母工作都太忙,不怎么在意孩子的内心需要。处理得方法是父母要表现出离不开孩子的样子,经常抱抱她,两个人可以挣来抢去要和女儿亲近,离开一天也要专门给孩子打个电话,亲自对她说想死她了,等等。当孩子渡过分离焦虑期,她的自我能力就开始发展起来。第二种解释是孩子对父母的关系控制。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很乖很老实,也很懂事。回到家就变得不乖,任性,不懂事。哭闹是一种对父母的惩罚,比如自己在幼儿园没有得到父母照顾,回家就要求过度补偿,不能满足就以哭闹来要挟。处理的办法是在孩子乖的时候,父母就围上去分享好的情绪,在孩子不乖的时候就各自走开,对她说:"宝贝,现在你不开心,我们呆会再来和你玩。"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会遭受孩子的反抗,哭得更响更久。只要温柔的坚持,让孩子知道这样哭闹无效,聪明的孩子自己会改变。第三种解释就是情绪压抑,比如孩子不幸遇到一个很严厉的幼儿园老师,在那里不能活动,喊叫,折腾,很多旺盛的精力得不到必要的发泄。回到家后感觉哭闹是最快速的发泄,于是就这样没完没了地干了。有个判断标准是她哭闹的时候精神是昂扬的,当你斥责她后,她的神情黯淡,人也焉了,半天缓不过气来。这种情况父母绝不能打骂她,反而要关照她,慢慢把她的情绪发泄转移到正面的事情上。比如让孩子学习跳舞、唱歌、大声朗读,这些都可以抒发心情,也可以鼓励在外面与别的孩子疯玩,游戏,竞争,既调整了情绪又增加了社会适应,何乐而不为呢!希望对你有帮助 育心心理咨询中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20
宝宝脾气暴躁是缺乏了富含钙镁的食物。由于钙有助于神经的传导,缺乏钙会令宝宝的神经无法松弛下来,造成精神紧张,脾气暴躁。同样缺乏镁会干扰神经活动的传导,引发暴躁和紧张。在膳食中可增加牛奶、豆制品、海带、小鱼干、香蕉、苹果和深色绿叶蔬菜.

怎样预防:
1、防患于未然:给宝宝足够的关注,了解宝宝的个性,随时察觉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满足宝宝的合理要求,宝宝就不容易发脾气。
2、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父母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以亲切平等的态度对待宝宝,理智公正的方式教育宝宝,努力营造和谐友善的家庭气氛。
3、注意处理好初发行为,比如第一次摔东西、第一次把爸爸的抽屉打开,往外扔东西,要马上处理,对他讲不能这样做的道理,或者用眼神、摇手、摇头表示不满。

宝宝发脾气、摔东西时怎么办:
1、尽量保持冷静:宝宝发脾气时,父母如果也跟着心烦意乱,很可能招致错误的做法,同时,你不稳定的情绪也会助长宝宝闹下去的势头。记住,无论宝宝怎么闹,父母一定要冷静。
2、转移注意力:如转换空间,带他到外面的草地上走走,或者与他交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较快地转移他的注意焦点。
3、冷处理:有时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也很有效。父母好像没有看见(当然心里是在关心着),还做着自己的事。待宝宝平静下来了,再和他讲道理。
4、坚持原则不妥协:一旦宝宝发现,哭闹、摔东西能有效地帮助自己达到目的,发脾气就会变成他要挟父母的手段。父母对宝宝的要求一定要有原则,该拒绝的就是不答应,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惩罚措施,比如停掉零食,禁止看电视,取消游玩计划等,让宝宝认识到,乱发脾气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5、适时适度讲道理:宝宝也有分析和判断能力,父母不妨给他讲讲道理,告诉他乱发脾气带来的坏处,鼓励宝宝培养健康的个性和正确的处事之道。但要注意,要选择宝宝心态平稳的时候,因正在发脾气的宝宝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
6、家人教养方式要一致,不能让孩子有保护伞。 帮宝宝改掉乱发脾气、爱摔东西的不良个性要靠父母的不懈努力,注意以上几点,就一定能收到成效。 宝宝爱摔东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与孩子的年龄有关。此时,孩子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把握某件事的进程。故意摔东西,是因为孩子觉得摔东西很好玩,而且这种好玩的动作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操作与控制。至于摔完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孩子才不会考虑那么多。 另外大人的过度反应强化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只要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成人大多会表现为慌乱与限制。如果父母的反应方式在孩子看来新奇有趣,他就会重复去做。所以,面临这样的处境,家长应保持淡然与沉默,并让孩子帮助一起收拾“残局”,是远胜于指责的做法。
第2个回答  2015-10-02
不给孩子订规矩,受害的不仅是父母,更殃及孩子本身。

  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 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他们“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 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

  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请看下面的例子:5岁的明明坐在餐桌前,慢吞吞地吃着早点。妈妈在着急: “明明,快点,我要迟到了。再不快,妈妈被开除怎么办?”

  明明好象真的不关心妈妈似的,仍在慢慢地 “品尝”那点粥。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 明明妈妈在叹气。

  晚上,明明的妈妈生气地把明明的事告诉爸爸。爸爸更加生气对明明说:“早知这样,不如不生你。”

  我当然知道,您不会像明明的父母这样对待孩子。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探讨一下明明父母犯的错误。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 明明妈妈只是告诉明明,“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她并没有传达出来。

  第二,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

  明明妈妈告诉明明,“我要被开除了。”可是,事实是,也许她每天都这么说,开除这件事并没有发生。如果这样,就等于说了谎。孩子更不把她的话当真。甚至,也许孩子还巴不得她呆在家里呢!我儿子小时候最盼的几乎就是我不上班,被开除在家带他。所以,明明的妈妈如果估计出一个合理的时间,比如30分钟,让明明吃饭,吃不完,就不让吃。这可能比说“我被开除”要好。

  第三, 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四,自己能解决的事就别再告诉配偶。

  明明早上吃饭慢这件事,明明的妈妈作为一个成半人,应该能够自己解决。她把这件事告诉明明的爸爸,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会想,我妈妈也就这么回事,能把我怎么样?她什么都得靠爸爸。

 第五, 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

  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惩罚一定要及时。

  第六,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

  明明爸爸的话对明明是个 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如果明明的爸爸说:“今晚你别吃肉”(假如明明爱吃肉),那效果会比这么说好得多。……惩罚孩子,也是一门艺术!

  第七,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他。

  比如,明明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他: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这些原则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总在犯错误,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
  如何给学龄前孩子立规矩

  孩子一岁时抢小朋友的玩具,因为他以为凡是看见的就是自己的;两岁时,他不肯让别人玩他的小车,因为他不懂分享;三岁时,他常把“不”挂在嘴边,因为他要自己“做主”。我们明白孩子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等他慢慢长大。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很重要的。爱发脾气,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很不利。家长要想改掉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才好对症下药。

   通常孩子在不舒服的时候,比如,生病、疲劳时易引起发脾气暴躁,这和大人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人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幼儿大都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身体不适的感觉。有经验的母亲善于结合情境和孩子的情绪状态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避免孩子发脾气。

   有时候孩子受到冷遇,感到失望时也会发脾气,孩子自己玩了一天,很想和妈妈玩会儿,或者很渴望家长的表杨,可妈妈却毫不理会,照旧干自己的,孩子就会发脾气以示心中的不满。聪明的父母若能主动给孩子放松环境,沟通感情,了解孩子的愿望,就能避免孩子因情绪不佳而发脾气。
第3个回答  2015-10-12
这么小就这么急躁啊,这个要注意看是什么原因让他不舒服了身体不适还是怎么回事要找原因 问问他和他多沟通 不然的话对他性格影响很大的望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