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中善和下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上善若水,中善伐谋,下善伐力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中善伐谋。中等的善行是靠谋略挫败下善伐力,最次的善行是靠力气挫败。

扩展资料:

老子是春秋时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参考资料:

老子 上善若水-人民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1

上善若水,中善伐谋,下善伐力。 

语出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最好的办法)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扩展资料: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最好的办法)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中善伐谋:中等的善行(办法)是靠谋略挫败(它)。

    下善伐力:最次的善行(办法)是靠力气挫败(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0

上善若水,中善伐谋,下善伐力。

语出《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扩展资料:

《道德经》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上善若水,中善伐谋,下善伐力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第4个回答  2013-07-21
上善若水,中善伐谋,下善伐力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最好的办法】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中善伐谋
中等的善行【办法】是靠谋略挫败【它】
下善伐力
最次的善行【办法】是靠力气挫败【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