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为何传位于他的弟弟赵光义?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他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那么,继承皇位的为何是宋太祖的弟弟,而不是宋太祖的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得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确实是趁前朝仅七岁周主之年幼无能而乘机夺取帝位,得以改朝换代的。假若周主是一个成人,而又是一个能自主处理国家大事、能力挽狂澜的明君,赵匡胤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绝对不能轻而易举地夺得皇位。这道理对于当事人赵匡胤来说,就算无杜太后在遗嘱中之提醒,他也心知肚明。所以,在赵匡胤自登基始,对下一任继位的问题必然极端审慎而一再深思熟虑。他虽有儿子,而儿子也已长大成人,但论其才能是否能胜此继位之大仼?相信赵匡胤在世时也反复思度过而迟迟不能作决,终其一生没有册立太子,没有仓卒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他应懂得: 在帝业根基尚未稳固之时,一旦托付非人,将会覆辙重蹈,后果可想而知。
此外,赵匡胤虽夺得政权,但天下尚处在纷乱争斗的非常时期。中国之大,赵家王朝最初只占有一隅,大片疆土地域被南北各诸侯及外族分割得零零碎碎,统一大业成了宋太祖毕生的奋斗目标。他制定的“先南后北” 的战畧讨伐目标仍有待付出艰苦卓绝的征战方能实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他有生之年,直到临终去世时也只完成了一部分,这不能不令他终日忧心如焚: 由谁来最终完成其未竞之大任呢?
且看宋太祖去世之前数月的不同寻常的举止:《宋史. 太祖本纪 》“(开宝九年)“六月庚子,步至晋王邸,命作机轮,挽金水河注邸中为池。”“秋七月戊辰,幸晋王第观新池。”“丙子,幸京兆尹光美第视疾。”“戊寅,再幸光美第。”“庚寅,幸光美第。”“九月庚寅,幸城南池亭,遂幸礼贤宅,又幸晋王第。”至“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可见太祖临终数月内如此频频亲自上门造访其弟赵光义,决非一般探望。太祖自知时日无多,必须及早交代后事,其依重的是其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才是太祖心目中的继位人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要完成统一大业的史命必须要具雄才大畧之继承人不可,宋太祖乃一代开国明君,在继位人选上,一反传统,以统一大业为重,以社稷为重,最终选择了能担当此任的弟弟赵光义继承大统,是不足为奇的,是十分明智的。历史的事实证明,赵光义继位后很快完成了统一大业,达成了太祖的遗愿。
其实,太祖于登基初期,便一直对赵光义委以亲信的重仼。《宋史. 太宗本纪》“太祖即位,以帝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亲征泽、潞,帝以大内点检留镇,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 证明太祖对赵光义的信赖,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太祖早有意识地培养接班人,在太祖的心目中,早就选定了继位人。
至于后世有些人所编造抵毁其虚伪之“杜太后遗嘱”, 也看原《宋史. 杜太后本纪》载述: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又据《宋史. 杜太后本纪》“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定州安喜人也。父爽,赠太师。母范氏,生五子三女,太后居长。既笄归于宣祖。治家严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陈国二长公主。
  周显德中,太祖为定国军节度使,封南阳郡太夫人。及太祖自陈桥还京师,人走报太后曰:“点检已作天子。”太后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祖拜太后于堂上,众皆贺。太后愀然不乐,左右进曰:“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太后曰:“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太祖再拜曰:“谨受教。”
古训“百行孝为先”, 历代帝王更谨遵此训,对自己的生母太后至孝至顺,唯母命是从,甚至皇太后有废立皇帝之特殊权力。且据上所述,杜太后出身名门望族,必深明大义,洞察世道之艰险,深知“为君之难”。 因而临终遗嘱要赵匡胤“汝百岁之后当传位于汝弟” 也不无道理,亦是人之常情,没有片言只字之遗嘱才怪呢!只因没有找到原始资料为证,便由得后世别有用心之徒极尽抵毁。
关于宋太祖之死,宋太宗之继位,最早见于宋代本朝司马光《涑水纪闻》,文中司马光并无宋太宗篡位弑兄之说;北宋徽宗时期的进士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有大致与司马光相同的述说,一千多年来没有人怀疑“杜太后遗嘱” 的真实性。直至21世纪40年代初张荫麟曾作《宋太宗继统考实》,后收入《张荫麟先生文集》,认为“金匮之盟”是赵普伪造的,全盘否定此事。之后《续湘山野录》、《宋史通俗演义》至近代之杂八文章更以所谓的“烛影斧声”极力喧染虚构,造成后世之极坏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1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
第2个回答  2013-08-11
第一宋太祖的儿子妖折,第二是太祖母亲之意,第三是太宗篡位。关于这一问题历史也没有正确的说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1
有专家说;赵光义实际是篡位取得的皇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