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小孩想去那儿念书…校风怎么样啊?

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民族危机十分严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相继签定。当时,已届中年的张謇高中状元,却毅然决然地弃官还乡,走上了艰难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张謇除了在他家乡南通创办了一系列工业、交通、盐恳、慈善、工益等企事业外,还创办了一个从学前教育到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到特种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体系,而师范教育只是其中更加光辉的一页。

张謇极其重视师范教育,"师范为教育之母"是张謇教育思想的核心。创办大生纱厂5年后,初有赢利,他最先想到的便是办师范学校。张謇不仅是一位教育思想家,更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实现着心中的蓝图。

但是,张謇办师范的道路并不平坦。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张謇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向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南通地方官吏正式提出公办师范学校的打算,但遭到拒绝。张謇深感"此事难办,叹思不已,乃谋自立师范学校",遂出资2万余元,加上其兄等亲友资助,共集资9.3万多元筹建私立通州师范,择校址于通州城南千佛寺旧址。1902年8月破土动工,学校占地41亩,建屋104间、楼房172间、廊庑116间,可容纳学生300人。1930年3月,校舍落成,定名为"通州民立师范学校"(简称"通师")。4月27日,通州师范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张謇发表演讲,并题写了校训。嗣后,他还亲自为通州师范作校歌歌词,并请人谱曲,在校内外广为传唱。

建校不易,办好更难。面对种种困难,张謇没有退缩,他曾说:"师范乃鄙人血汗经营之地","家可败,不可败师范"。

当时面临的首先是经费问题。通州师范注重挑选"性淑行端,文理素优者"免费入学,为众多家境清贫的学生提供了就读的机会,但也大大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张謇想从大生纱厂的利润中抽出一部分作师范经费,但遭到股东们的反对,后在张謇的据理力争之下,方得以通过,并形成规定:每年从大生纱厂的利润中抽出十四分之一作为办学经费,其中通州师范所得最多。更为可贵的是,张謇总要从自己每年的工资和股息收入中抽出相当数量来维持通州师范的生存与发展。

再次是课程设置问题张。张謇有感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落后,因而对通州师范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另外还有教育管理问题。张謇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员管理,以及对师范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具有远见卓识和独创之处。他认为教育是诸多因素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将加强组织纪律性作为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强调必须严格管理,才能办好学校,尤其是师范学校。他在教育管理中十分强调德育,提倡教育"首重道德,次则学术",并把爱国主义置于德育的首位。他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报效祖国,为国雪耻。张謇还特别重视师范生的养成教育,认为"范者,法也模也,学为人师,而不可不法不模",要求师范生除了刻苦学习,注意日常举止行为外,还必须自己打扫教室,整理食堂,养成劳动习惯,并在学生中大力提倡节俭美德。

解放后,通州师范改为公立,改名为"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并始终坚持“艰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师范。近百年来,南通师范培养了两万多名合格教师,其中不乏学有所成、贡献卓著的特级教师、劳动模范、专家学者、政界要人,真可谓:"时雨春风勤化育,殷殷桃李遍中华。"如今,这所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雨洗礼的师范学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又焕发出青春,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世纪。

-------------------------------

南通是教育之乡,尊师重教是由来已久的,而南通师范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是百年的校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2
一个是学校性质
通州师范学校

另一个是学院性质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张謇应两江总督刘坤一电邀赴江宁讨论兴学之事,刘坤一赞成,而藩司吴、巡道徐、盐道胡阻挠。张謇叹息不已,乃与罗叔韫、汤寿潜等同人筹划在通州自立师范,计以张謇从任办通州纱厂五年以来应得未支的公费连本带息2万元,另加劝集资助可成。同年7月9日通州师范择定南通城东南千佛寺为校址开工建设,翌年正式开学,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

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她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923 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
第2个回答  2013-08-12
1897年4月8日,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学校。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之舟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沼泽”。清政府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力主改革,抵侮御辱。在教育上,他们主张变革科举、讲求实学,师夷制夷。继之,洋务派兴办西学、学堂。由于师资匮缺,不得不聘请外国教习任教。
  外国教习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弊端。维新派人士梁启超于1896年撰文指出,“师范教育立,而群学之基悉定”,深感师范教育是群学的基础,并发出要迅速发展师范教育的呼吁:“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师范学堂为第一义”。首次提出要在中国开设师范学校。
  同年,在办理洋务事业中深感新型人才奇缺的盛宣怀继创办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后,又创办了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在私塾遍布、科举风行之当时,公学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两个:一是师资来源,二是学生来源。此时的盛宣怀对西方强国教育状况已颇有研究,他认为“惟师道立则善人多,故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并认识到“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既病求艾,相需已殷,急起直追,惟虞弗及”。因此,盛宣怀在南洋公学内首先要设立的就是师范院和外院(小学)。
  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学师范院借上海徐家汇民房一所,正式开学上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从无到有,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按照盛宣怀的设想,南洋公学在开办师范院的同时,仿效日本师范学校有附属小学校的做法,开设了外院,挑选10岁至17、18岁学生120名,令师范生分班教之。希望一年后,师范生边学边教,学问和操行都有长进,而本来只读四书五经,不懂西学的外院生也打下了基础,继而再陆续开办中院(中学)、上院(大学)。从培养老师到教小学生,小学生再升入中学,中学生再升入大学。这样,就初步解决了高层次教育的先进性与低层次教育的落后性之间的矛盾,以达到培育出懂得西文西艺新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由于师范为教育之本,南洋公学师范生又是日后办学的生力军,其地位相当重要。因此盛宣怀对师范生寄予了很大希望,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下,盛宣怀为师范院制定了“明体达用,勤学善诲”的培养目标。
  1897年3月,公学师范院在盛宣怀的擘画筹算下,首先举行第一次招生考试,以不取修缮、咨送出洋、择优奖赏、优予出身等条件,张榜招贤,向科举竞争人才。通告发出后,各省纷纷前来应试者数千人,多数是清寒子弟和愿舍弃科举仕途的有志之士。经过不拘一格的严格挑选,第一次录取师范生40名,都是20岁至35岁的青年,其中很多是举人、廪生和贡生,确实是当时社会的俊彦者。
  盛宣怀亲自担任了公学的督办,聘请他的同乡,学术湛深,不求闻达的三品衔分省补用知府何嗣担任校长,同时他又力邀时任南京汇文书院(后改为金陵大学)院长、著名的美国传教士福开森博士担任公学的监院兼西文总教习,上海教育界名流张焕纶为中文总教习。此外,还任用了颇负盛名的翻译家伍光建、李维格以及薛来西、乐提摩等外籍教师作为中西教习。如此规模的师资队伍,充分体现了盛宣怀对师范院的重视程度以及培养中西贯通新式人才的急切之心。
  鉴于当时入学的学生中文程度都比较高,因此师范院不开设国语课,任其选“经史子集”自行研究,由中文总教习负责指导。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课程分数学、格致二门,数学要学笔算数学、代数备旨、勾股六术等;格致以物理、化学为主,既要上理论课,又要做实验。此外还要学科学教育、动植物学、生理学、矿学、地理学以及外语(英文、日文,以后还有法文,由学生挑选一门,边学边作翻译)等。
  师范院采取严格的考核制度。被录取入学者,均执白色木版印制的试业据,并规定师范生试业两月后,再经过严格的全面考核,根据成绩分成“五层格”培养。
  第一层之格,曰学有门径,材堪造就,质成敦实,趣绝卑陋,志慕远大,性近和平;
  第二层之格,曰勤学诲劳,抚字耐烦碎,就范围,通商量,先公后私;
  第三层之格,曰善诱掖,密稽察,有条理,解操纵,能应变;
  第四层之格,曰无畛域计较,无争无忌,无骄矜,无吝啬,无客气,无火气;
  第五层之格,曰性厚才精,学广识通,行正度大,心虚气静。
  五层格的分法是,合第一层格者换成蓝据,第二层换绿据,第三层换黄据,第四层换紫据,第五层换红据。执红据者准予充当教习。每三月考试一次,递进递给,优秀者额外奖励,不合格者淘汰,实际上是一种择优挑选师资的方法。据公学第二任校长张元济回忆,当时公学中西文教师共24人,其中师范生兼任的就有10人。兼职教员的师范生每天教书两小时,他们还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编译外院教科书。这些教材,以通俗文字表达,图文并茂,颇受国内各新式学校的欢迎,这也是我国最早的自编自印的中、小学新式教材。
第3个回答  2013-08-12
张謇办自立师范学校:私立通州师范,定名为"通州民立师范学校"(简称"通师")。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