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结局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安史之乱“的结局: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广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扩展资料: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都震惊。河北都是安禄山统辖范围内的,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者开门迎接叛军,或者弃城逃跑,或者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太原以及东受降城的人奏报安禄山造反,而唐玄宗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1
安史之乱本不能成大气侯的。偏偏玄宗连出昏招。结果将关中地区拱手相送。本来只要守住潼关。李光弼,郭子仪切断叛军补给线。这乱就平了。叛军占据关中,和官军就打成了拉锯战。拉锯战中。各路勤王兵马损失惨重。进一步削弱了唐帝国对藩镇的控制力。
安禄山,史思明本就是蛮夷武夫,并无治理天下的才德。安禄山叛乱作了皇帝,安禄山儿子安庆绪有样学样,杀安禄山自己作皇帝。安庆绪又杀史思明,不成。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自己作皇帝。史思明也有儿子,也学安庆绪,杀了史思明。杀的叛军内部大乱。没了主心骨。于是各部叛军投降唐朝。但由于各部叛军仍有实力。所以唐朝只能官封原样。安史叛军大多都封了节度使。比如薛嵩,田承嗣之流。
唐朝虽然平顶了安史之乱。但唐王朝领导人开始不信任外人。京师的军队神策军交给宦官统领。开始了宦官专权。内政进一步腐败。而大量叛军叛将成为节度使。进一步造成了藩镇的不服从中央。安史之乱后,唐帝国无可救药的走向衰亡。
第2个回答  2013-07-31
直接结局就是安史之乱失败了,表面上国家取得叛乱的胜利,实际上,唐朝从此开始衰败下去,军阀割据的局面由此形成,国家再也不能和过去那样,保持高度的中央集权,地方军阀割据日益强盛,唐朝一天天衰败下去。
第3个回答  2013-07-31
叛乱被平息,玄宗还朝,但仅能作太上皇,他儿子早已经做了皇上。
但此后虽然太平,其程度上并未如前,开始了一个还算长的中晚唐时期,但一般说是藩镇割据,地方争权,中央的权威被削弱。
第4个回答  2013-07-31
结局是虽然叛军被平 但是使得经济混乱 民生浮动 地方节度使军阀割据【 李亨即位 李隆基孤独终老(感觉是有阴谋)】……
然后唐朝日益衰败 不复往日繁华……
希望可以帮到你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