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炮台如何建造的?

谢谢啊,快告诉我,行吗?

杨岐珍(1836-1903),字西园,回族人,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原寿州)谢家集区赖山村一户农民家里。1921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他“长身鹤立,威仪甚整。生平未尝欺人。初在籍练兵,御苗沛霖有功,授都司。从李鸿章征捻,官至福建提督。”

据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寿州县志》记载:咸丰二年(1853年)二月初十,太平军攻占南京并定都于此,江南各地纷纷建立团练自保。这一年,出身武童、年方十七的杨岐珍,跟随父亲杨守恩协助办理寿州团练,巡防州境。第二年,清廷招募兵勇,杨守恩被征入伍,成为清军绿营的千总(正六品),留守江苏省六合县。1858年8月,太平军攻破浦口清兵江北大营后,陈玉成率兵攻克六合县城,杨守恩战死。杨岐珍“闻父阵亡六合,匍匐奔六(合)寻榇,回籍后以先人为国捐躯,投军从戎,奋复君父仇,历战数省”(《寿州县志》)。先是投效清军张国梁部,1862年加入淮军,隶属于吴长庆部。

在与太平军、捻军作战中,杨岐珍屡立战功,数年间由都司晋升为游击,加参将衔至副将(从二品官),留两江尽先补用。1867年,他因擒获捻首赖文祥,升为记名提督(清制,官吏在任时有功,报吏部或军机处记名,遇有出缺则表奏其姓名以备简放;记名提督即记名准备提拔为提督者),受封“裴凌阿巴图鲁”(勇士之意)。1868年,他又奉命赴直隶攻打捻军张宗禹部,再立新功。

过去的史书,对“镇压农民起义”者,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均持贬义。或许是这种历史偏见,使得文史界对杨岐珍史料的搜集、宣传做得很不够。

镇海战役重伤法军舰队司令孤拔

1884年,法国军队大举侵犯我国,清廷命令沿海各省戒备防范。杨岐珍统率淮军5营驻防浙江宁波镇海口北岸,他亲驻招宝山威远城。

招宝山原有威远炮台一座,他上任后,再建定远、安远两座炮台,与南岸金鸡山、小港口的靖远、镇远以及新增建的天然、自然等炮台,夹江守护镇海,新添射程较远的21生克虏伯后膛炮、80磅弹阿姆斯特朗前膛炮十几门。他又下令在港口处布置梅花桩3000多支,其间布下渔网,用2丈大木船36艘,装满石块,沉于桩缝之间,其外布置电控水雷。另在滨海要隘处及所筑长堤外埋雷。再调5艘战舰、兵轮列于水雷排桩后面,用3500磅大铁锚固定,舰首对准海口方向。拆去七里屿、虎蹲山等处灯塔、标杆,以迷敌舰。并自宁波至镇海,增设电线40里,以迅速传达军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1
  威远炮台是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之一、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保留得最完整、最有规模的古炮台之一。炮台雄伟壮观,平面呈月牙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花岗岩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非常坚固。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炮位。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中规模最大、配炮最多的一座指挥台,民族英雄关天培就在这座炮台中坐镇指挥广东水师英勇抵抗英国侵略军的进攻。著名导演谢晋拍摄的电影《鸦片战争》曾将威远炮台作为实景拍摄地之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