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特务机构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特务机构都有那些?

中国历朝历代的特务间谍机关你都知道哪些?

随着各类谍战片的不断上映,间谍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在中国,历史上间谍特务活动可谓源远流长,间谍以窃取敌方军事、政治情报或控制臣民为主要任务。古代的间谍最早可以追溯的夏代,随着历史的发展,间谍机构也开始应运而生,甚至一度成为政府重要部门。
夏代:传说当中的女间谍,搜集情报的始祖
女艾是一名女性将领,在夏商时期女性是可以领兵作战成为将领的。她为了帮助少康夺回王位,乔装打扮来到寒浞的统治中心,打探消息,了解民情,为少康提供了宝贵的情报。女艾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一位女间谍。
西周:邦谍人员,主管军事情报
西周设置士师掌管邦谍,据记载《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士之八成,一曰邦汋,……三曰邦谍……。”异国欲来侵伐,先遣人往间候,取其委曲,反来说之,其言谍谍然,故谓之邦谍。这时候的间谍特务还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
东周:设立官职,侦察敌情
东周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春秋时期的晋国设有候正一官,是军队中负责谍报侦察的官职。同书(即《左传》)襄公十九年又有候奄,与司马、司空、舆尉等并列。《国语》中的“元候”。
战国时期的周王室、赵国、齐国、秦国都设立候这一官职,用于侦查敌情。
汉代:军队以侦查为主,绣衣镇压农民起义
军队当中有专门进行侦查活动的“候骑”和“斥候”,并且出现了专门管理侦查活动人员的官吏“候吏。”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使光禄大夫范昆及曾任九卿的张德等,衣绣衣,持节及虎符,用军兴之法(依照战时制度),发兵镇压农民起义,因有此号。非正式官名。绣衣,表示受君主尊宠。史书当中并没有将绣衣御史直接划分到特务的等级,只是说这些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与宠爱,执行皇帝的命令,尤其是镇压农民起义。后来此官职一直存在,在王莽时被称为“绣衣执法”。亦省称“绣衣”、“绣衣吏”。此时的绣衣御史并不是完全的间谍,只是负责镇压农民起义,还没有履行监视人民这项职责。
三国:侦查臣下之“校事”,反间谍组织出现
三国时主要沿袭汉代的制度。曹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侦查臣下的言行,设立的专门的特务机构,名为“校事”,“校事”为最高统治者充当耳目,负责监察百官与吏民。到了曹丕称帝的时候,已形成“上察百官,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愈任情,唯心所造。法造于笔瑞,不依科诏,狱成于门下,不服复讯,”的侣撅局面。东吴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叫做中书或典校,由于其毁短大臣,排陷无辜,在责难声中被取消。但是此时吴国边境已出现反间谍组织,“刺奸屯”每个刺奸屯有五个兵,屯长(贼曹)一人,负责边境反间谍和报警任务。
南北朝:监察百官间谍机构行成,具备专业水准
北魏时,还曾设立了“候官”这一间谍性质的机构来监察百官。《魏书·刑罚志》中载有:“(文成帝)增置内外候官,伺察诸曹外部州镇,至有微服杂乱于府志间,以求百官疵失。”这个特务间谍机构具有专业的水准,权力非常之大,被孝文帝裁撤时,已经发展至千余人。
唐代:女皇私设内卫部门,第一个特工组织“察事”为太监创建
唐代的宫廷的保卫制度沿袭隋代。但是当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剪除异己。私自设立了内卫部门,设立是为了查处违律违法的贪官污吏和不合武则天心意的人的。许多大臣,皇室族人闻风丧胆。武则天驾崩后,新帝和大臣痛恨内卫,立即取消了梅花内卫集团。
唐肃宗时的太监李辅国,权重位高,竟达到威逼皇帝、擅杀皇后的地步。为了维护其权势,李辅国秘密组织了一个由数十人组成的间谋组织机构“察事”,其成员称为“察事厅子”或“察事厅儿”,这些人专门对宫廷官吏进行政治侦察、控制活动,从而建立中国侦察、间谍史上的第一个特工组织。
宋代:直属于皇帝的间谍机关,边境专门情报机构行成
太平兴国六年(981)改武德司为皇城司。掌宫城出入、周庐宿卫、宫门启闭。每门给二铜符与一铁牌,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正随,按时参验。凡臣僚觐见皇帝,上下马有定处,自宰相、亲王以下,所带人员有定数。以内侍派遣亲事卒伺察臣民动静,报告皇帝。有干当官主管本司事务,以武功大夫以上武官及内侍都知、押班充任。皇城使及副使仅为武臣叙迁之阶,用以寄禄,不治事。南宋初年,置行营禁卫所,绍兴元年(1113)改称行在皇城司。宁宗嘉定年间,以知閤门事、带御器械兼管皇城司。这是继唐朝李辅国之后,中国乃至世界上直属于皇帝的第一个间谍机关。南宋时,边境设置有专门的情报间谍机构——边辅。
明代:三厂一卫的黑暗统治,间谍特务的顶峰
明代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虽然名义上是负责皇帝安全的亲军卫队,但是实际从事侦探间谍的活动,主要是监视大臣的日常活动,洪武晚期被废除。但是朱棣因为权力来路不正,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又恢复锦衣卫,从此有明一朝,皇帝都重用锦衣卫控制大臣和藩王。锦衣卫的首领是皇帝的而亲信大臣。
东厂,朱棣设立,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由亲信宦官掌管东厂事物。相传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东厂由皇帝的亲信太监掌管。
西厂,“西缉事厂”明中期明宪宗为了加强特务力量设立西厂,权力在东厂之上,但是后来被废除,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刘瑾。西厂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节制。
内行厂,刘瑾秘密设立,亲任提督。其权势凌驾于朝廷一切机构之上,锦衣卫东西厂也都在内行厂的监视控制之下。
清代:雍正时期的粘杆儿处,最初只为夺嫡
清代,统治者吸取了历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虽然没有设立明代厂卫这样公开的间谋特务机构,但康照时设在江南的“三织造署”,“实际上就是康照帝设在江南的三个秘密间谍情报站。”而且,清代还采用密折制度和在各级政府机构中选派专人来实现其侦察间谍活动。一般情况下,各州县都有一至二人专门从事侦察间谍活动的胥吏。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设立粘杆处,是清朝的特务机关,正式名称叫尚虞备用处,早在其还是皇子时,便已创立。在雍正的夺嫡过程当中,胤禛表面上与世无争,暗地里却制定纲领,加紧了争储的步伐。他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训练家丁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四处刺探情报,铲除异己。“粘杆处”虽属内务府系统,总部却设在雍亲王府。清世宗三年,胤禛降旨雍亲王府改为雍和宫,定为“龙潜禁地”。但奇怪的是改制后的行宫并未改覆黄色琉璃瓦,殿顶仍覆绿色琉璃瓦,有人认为:雍和宫虽为皇帝行宫,曾经有一条专供特务人员秘密来往的通道。但是,今天的雍和宫其实是一个森严的特务衙署,为了不致秘密外泄,才改府为宫。还有一种传说:在雍和宫已找不到任何地下通道的痕迹了,很可能清世宗的儿子清高宗乾隆为了消除其父留下的遗迹,改雍和宫为喇嘛庙时,已加以彻底翻修,将之平毁无痕。“粘杆处”在紫禁城内还设一个分部,御花园堆秀山“御景亭”是他们值班观望的岗亭。山下门洞前摆着四条黑漆大板凳,无论白天黑夜,都有四名“粘杆卫士”和四名“粘杆拜唐”坐在上面。清世宗交办的任务,由值班人员迅速送往雍和宫,再由雍和宫总部发布命令派人办理。清世宗去世后,清高宗继续利用“粘杆处”控制京内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动。直到清高宗死后,清仁宗嘉庆皇帝诛杀和珅,牵连清洗“粘杆处”,“粘杆处”的特务活动才逐渐废除。

民国:两统争霸,互不对付
中统:中统的前身是1928年时成立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1935年升格为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其骨干以CC系成员为主(北伐以前,国民党中央在广州成立了一个中央俱乐部,到俱乐部去聚会的人都是陈立夫、陈果夫一系的人。因“中央”与“俱乐部”两个英文单词的起头都是C,故称去这个俱乐部的所谓志同道合者为CC系;又有一说是,二陈英文拼音字母打头也是C,CC即指二陈这一系的人。)。1947年,中统更名为党员通讯局;1949年又更名为内政部调查局,隶属于中华民国,为今日法务部调查局的前身。类似现在美国的FBI。

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戴笠死后,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中国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抗日战争期间,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敌后活动。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国防部,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对于这两个特务机构,我们都已经从各种电视剧作品中烂熟于心,他们互相不对付,互相看不上,既有政治利益的因素,又有一山不容二虎的心理较量。
中国历朝历代间谍及其机构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更加丰富多彩,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今天仍然被津津乐道的,还是这些机构神秘的外表下所浓缩的那段历史。

谍报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但是谍报机构的行为很难去界定,一旦越过某条红线,对于人民的利益的损害程度也是非常大的。谍报行为在中国古代也有很长的历史,不过由于中国历史上谍报行为大多是为统治者服务,因此应该谍报机构称之为特务机构,在历朝历代,中国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神秘的特务机关,而知名度相对比较高的中国历史上的九大特务机构就是以下这些。
排名第九:校事
执行力:★★
威慑力:★★
知名率:★★
三国时曹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侦查臣下的言行,设立的专门的特务机构,名为“校事”,“校事”为最高统治者充当耳目,负责监察百官与吏民。到了曹丕称帝的时候,已形成“上察百官,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愈任情,唯心所造。法造于笔瑞,不依科诏,狱成于门下,不服复讯,”的侣撅局面。东吴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叫做中书或典校,由于其毁短大臣,排陷无辜,在责难声中被取消。但是此时吴国边境已出现反间谍组织,“刺奸屯”每个刺奸屯有五个兵,屯长(贼曹)一人,负责边境反间谍和报警任务。
排名第八:粘杆处
执行力:★★
威慑力:★★
知名率:★★★
说到粘杆处,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清楚这个机构,会疑惑为什么给他知名率三颗星。但是一说到血滴子,大家就会知道的。毕竟清朝是电视剧和小说的宠儿,在电视剧和小说上常会看到有血滴子这样的机构出现。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血滴子,只有粘杆处。粘杆处就是血滴子的原型。且刚开始粘杆处的设立,并不是为了探听消息而特别设立的组织。而是因为雍正喜静,夏季蝉声恼人,于是派人去抓蝉。后来雍正给他们一个额外任务,就是在大街小巷上探听街头消息回报他,粘杆处这才有了特殊的使命。
此时粘杆处的设立,处于雍正未登基的时候,机构行事比较低调,机构也只有收集情报的权利,并没有其他任何权利,里面的成员探听的消息也多是其他皇子的信息,所以信息量较单一,信息准确率也不算快准狠,效率不高。所以粘杆处在历史上,并没有起多大的波澜,威慑度也就很低了。
排名第七:皇城司
执行力:★★★
威慑力:★★★
知名率:★★
皇城司是宋代的特务机构。属于文官编制,不归于三衙管理。其管理人员,是直属于皇帝的近臣。也就是说,并非明代喜欢用宦官来组建机构。早在宋代皇城司这个机构的首脑就是宦官。皇城司主要职责有两项,即刺探和护卫。其人员也分为两部分,负责警卫的叫亲从官,里面的人员都是从军中选出最骁勇的军士来担任,也负责其宋代都城的一部分的禁卫工作。
而另一部分人员负责刺探,叫亲事官。在宋太宗时期的皇城司人员是不得离京的,他们只能在京内活动,负责探听大小消息。其人手分布在京城各处,下至花街柳巷、上至大臣,都有其人手安插在内。皇帝就以此来监视军队、侦察民间民情、官员活动、防备敌国。所以机构的执行力度还是很高的。但就威慑度来讲,由于皇城司和前面的粘竿处一样,只负责侦查,机构逮捕犯人都移交给开封府,自己没有审判权和监狱,其机构威力也就有限了。
排名第六:内卫

执行力:★★★
威慑力:★★★
知名率:★★★
说起内卫这个部门,他可不是所谓的官方机构,而是武则天自己私自设立的。为什么武则天要在她执政时期设置这一个部门呢?这说起来也简单了,想想武则天是怎样上位的。“高宗死后,中宗李显即位。结果中宗无能,朝政尽到武氏。”是啊,这时期武氏手上紧紧的控制着朝政,她开始为她的上位做准备了。
虽说后代李家儿子不争气,但这也是李家的江山啊。李家儿子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你一个女子当上皇帝,让我们这群大老爷们怎么办。所以武则天上位后,她得防那群大老爷们不服气做小动作,于是内卫就应运而生了。
相对正常的部门来讲,身为武则天直辖的部门,内卫是拥有特权的,要知道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女皇手下的要员。是以内卫人员除了武则天,谁都无法指挥他们,任何人只要惹到了内卫,就是死路一条。其威慑力度可见其强大。这让当时的大臣,皇室族人,百姓惶惶不安。朝中大臣更是敢怒而不敢言,以至于在《神》1中的蜜蜂案中,狄仁杰说“…你们仗着皇帝的荫庇为所欲为,可你想过没有,一旦她老人家驭龙宾天之后,你们的下场会怎么样?朝中大臣对你们早已是恨之入骨,到那时,你们就是粉身碎骨!…”
这句话说得正理啊。在武则天驾崩后,昔日威风凌凌的内卫份子有的被杀,有的隐姓埋名,哪里还见得往日辉煌。内卫就此覆灭,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排名第五:锦衣卫
执行力:★★★
威慑力:★★★★
知名率:★★★★
明朝锦衣卫,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啊,像电视剧《天下》《英雄》还有甄子丹主演的电影《锦衣卫》都有其相关描述。单是“锦衣卫”三个字,就透露出他们的无比华丽威武,无比的富贵霸气了。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淮右布衣”皇帝朱元璋,他担心的东西也很多啊,和前面女皇武则天不同,朱元璋是带兵推翻了前朝的统治。所以他当上皇帝,也就要防备有人要推翻他了。而且对于一同打江山的昔日战友,在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就开始忧愁了,毕竟古代帝王心术,功高震主啊。所以朱元璋对于下级官僚有着严重的不信任感和防范心理,他注重自身的安全,更注重自己打下的江山,锦衣卫就诞生于这样的历史之下。
朱元璋让其大力发挥“盗贼奸佞,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的特务职责,《明史刑法志》说:“胡惟庸、蓝玉两(大臣)案,株连且四万(人)。”就可见其威力了。而且锦衣卫还把目光投在民间,凡是流露出对皇家的不满,都有可能被锦衣卫人员窃听到被抓去,那下场那就是九死一生啊。随着朱元璋越来越依赖锦衣卫,锦衣卫愈加高调的站在明朝堂上。然而高调的锦衣卫并没有辉煌多久,在朱元璋驾崩前,因锦衣卫“非法凌虐,诛杀为多”,被迫压力,下任皇帝大削锦衣卫的权力,锦衣卫再不复往矣。
排名第四:东厂
执行力:★★★★
威慑力:★★★★
知名率:★★★★
厂卫也是明朝的产物,是中央的再一集权。有人会疑惑,明朝有锦衣卫后,为什么又出现了厂卫呢。这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侄子的皇位,在他上位后,民间流言不断,朝政动荡,朱棣内心不安啊。一为心安,二为巩固政权,他决定要有机构掌握在自己手上,来帮助他掌握大局。那为什么要放着锦衣卫这种现成机构不用,而启动新的机构呢?这是有原因的。这一来锦衣卫在宫外,使用起来不方便,另一个是锦衣卫是朱元璋设置的,而朱棣他篡夺了侄子的皇位,难免有些人不服。最后一个原因是朱棣起兵的时候,一些宦官和和尚出过很大力,所以在他心里,建立机构就是要自己用的放心,沟通方便。于是东厂就由宦官队伍组织诞生。
东厂的职能就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事权”前期的东厂只是侦缉、抓捕,再交由锦衣卫关押审理。但是到了后期,东厂的权势越来越大,独挡一面。在辉煌时期,锦衣卫头领都得向厂主行礼。真当真是机构中混得算好的了。
排名第三:西厂
执行力:★★★
威慑力:★★★★★
知名率:★★★★
说完东厂,我们说说西厂。明宪宗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机构的统治,在锦衣卫和东厂后又增设了西厂,把三个机构合称厂卫。既然三个机构一起合称厂卫,为什么要把西厂的排名排在锦衣卫和东厂的前面?就人员讲,后期西厂人员的任用,都是从锦衣卫的官员、小校中选出最善于刺探情报的人来组建。其人员的素质、职能当然是三个机构中最优的。
再从权势讲,这西厂权势可是力压其他机构啊。西厂他包含前面两个机构的所有权利,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这威慑力直接满五颗星啊。当得上是古代历史上所有类似机构中的顶峰了。所以西厂的排名当然位居锦衣卫和东厂前面。
但是西厂是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刘瑾。西厂最后的恶行被揭露,一度被撤销。虽在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再次被撤销。由于其时间短、内部争权现象严重所以其执行力度只有三颗星。
所以仅仅就特务机构来讲,明朝特务机构发展是所有古代朝代中最好的,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机构发展到最后,宦官专权却也是明朝覆灭的原因之一。而后来的满清入关,夺取天下,直到清灭亡,一直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特务机构的设立,或许是因为清朝是关外满族,性格本来就是豪爽,不喜这些手段。但是不管怎么说,清朝也是积极吸取明灭的教训。
排名第二:中统
执行力:★★★★★
威慑力:★★★★
知名率:★★★★★
说到特务机构,还是近代国民党组建的中统比较为我们熟知。且近代和古代可不能同日相比较。就当当是武器装备上,由于时代的发展,古代是冷兵器时代,而近代是热武器的舞台,所以中统里面的人员手上拿着的武器也是枪支为主。他们的主要职能在于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其工作重心在党政机关内部,另一个重点就是暗中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共产党。此外对于社会舆论、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可以说,中统是国民党建立前期的绝利好刃。
中统的党羽众多,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在对付共产党人员身上。对被其逮捕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采取“非叛即杀”的残暴政策;还制定“重用叛徒,扩大自首潮流,以毒攻毒”的政策,”为了摧毁共产党,他们扑风作影、乱抓捕,也制造了许多的冤案。
为什么他们敢这么做呢,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连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官员也受制于中统,所以中统当时的人员也都是很牛气冲天的。中统也活跃于近代的舞台上,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
虽说中统在党政政策这方面的所作所为,让人心凉。但是不能把每一位中统人员都如一概论。还是有一些中统人员心系国家,比如中统女特务郑苹如参加暗杀日伪特务、大汉奸丁默邨,献身祖国;再比如,为了暗杀在华南不分昼夜地捕杀抗日军民和无辜同胞,双手沾满国人的军国主义分子柴山醇,中统特务陈彬以身殉国。且陈彬的这一行动,可以说这是自1932年白川大将在上海虹口公园被朝鲜抗日志士暗杀以来,丧命于地下军枪下的最高级别日军将领,使东京大本营极为惊慌。所以中统特务的水准还是很高的。
排名第一:军统
执行力:★★★★★
威慑力:★★★★★
知名率:★★★★★
排名在中统前面位于第一的特务机构就是军统了。和中统相比,军统是穿军装,有军衔的。而中统人员不是军人,所以没有军服。部分中统人员被安插入警察中,有警服。军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势力渗透至党政、军事、教育、文化、警务各个层面。
且要成为军统人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前段时间热播的《伪装者》里面,富家少爷明台赴港大读书的途中,被军统高官王天风看中并绑架至军统训练班,经过艰苦特训,才成为一名优秀的军统特工开始工作。那什么是艰苦训练,训练什么呢?这就要好好说说了。军统人员要学习很多的东西,如秘密通讯,无线电台的收发报,偷摄文件照片,爆破射击技术,毒药使用等等。几乎可以说,军统人员完美的体现了近代特工的素质和技能。所以军统的执行能力是很高的。
就连美国的珍珠港事件,都是“军统”电讯部门成功的破译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绝密情报告知的美国,只可惜当时美方根本不予置信,没太当回事。等到后面珍珠港事变发生后,美国防部才意识到当时这一情报的重要性,这便派人来华,寻求与“军统”合作。可见军统特务的能力,获得了当时军事强国的美国认同。于是军统和美国陷入了蜜月期,前后开办十多个中美合作训练班。
在锄奸方面,军统先后刺杀了为日伪效力的上海帮会头子张啸林、伪上海市长傅筱庵、伪杭州市长谭书奎等。河南站策反伪宣协军第一军副军长徐靖远成功,乘检阅之机打死十多名日军检阅官。上海区特工行动50余次,毙伤日军60余人。这些也都是军统无法抹去的战绩。
且军统并不是只执行侦察和暗杀、情报等方面的任务,其下面还有别动队近10万人,主要从事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军统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威慑力很高。这样一支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最优良培训出来的特工队伍。当然是排在特工组织的No.1 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8
只有明朝有严格意义上的特务机构。唐、元、清的一些机构称不上特务机构,宋朝是完全没有的。
第2个回答  2016-11-30
任何统治者都有这样的狗腿,只是正史不载罢了。武周有内卫,宋代有皇城司,明朝大家很熟,清代粘杆处和血滴子,民国有军统中统,本朝有MSS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23
秦朝的廷尉缭,汉朝的绣衣使者,三国的校事,隋朝的御史台,唐朝的百骑司,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锦衣卫,清朝的粘杆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