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时期的内阁首辅以及生平

如题所述

朱元璋时期并无内阁首辅这一说法。首辅作为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设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但并无内阁这一说法。明成祖后大学士参预机务,称为内阁。

朱元璋时期相当于首辅的是丞相,但于洪武十三年废除。
朱元璋时期有两任丞相,为李善长和胡惟庸。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李善长善于调护诸将,因材用人,使之各得其所。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遭朱元璋处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09
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首辅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
洪武朝的首辅有两位。
1、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永嘉人(现温州市鹿城区)人,是明朝内阁初创期间的重臣,历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官至“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黄淮于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荐入南京国子监。二十九年(1396)中应天府举人,翌年丁丑(1397)登春榜二甲第五名进士,授官中书舍人(从七品)。1402年六月十七日,明成祖朱棣在南京为帝,二任黄淮为翰林院侍书;七月初三,复黄淮为中书舍人。成祖于奉天门左室召见黄淮,询以政事,黄淮据“靖难之役”后的形势和政局,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对答如流,很合成祖旨意。八月初一,黄淮与解缙、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六人入直文渊阁预机务,黄淮专掌制敕。八月初七,三任黄淮为翰林院编修。十一月十日,四任黄淮为翰林院侍读。1403年改元永乐元年,从此,成祖每上朝议事,常援黄淮与解缙侍立御榻左,以备顾问。四月二日,五任黄淮为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初一日,六任黄淮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永乐十二年(1414)黄淮被汉王朱高煦诬陷,入北京诏狱十年。永乐廿二年甲辰(1424)八月十五日,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十六日,黄淮出诏狱,官复原职。十七日,七任黄淮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仁宗洪熙元年(1425)正月初五日,朱高炽手谕敕吏部:黄淮、杨士奇、金幼孜俱支三俸。十六日,授八任诰命晋黄淮为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2、解缙(1369-1415),明朝内阁首辅、著名学者。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水人,解纶之弟。洪武十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
第2个回答  2013-03-09
朱元璋时期是没有“内阁首辅”的

朱元璋是权利欲望极为强的人,其在位期间,大大加强了皇帝的专制统治,连秦以来的“丞相”一职都给废除了。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另外成立一个秘书机构,称为内阁,所委派的秘书称为"大学士".大学士的官阶很低,只有正五品。——此时的内阁大学士只是个秘书的角色,还不能称之为“首辅”

直到明中期后,大学士才又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