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江湖:道士就算不发疯其实也不好惹

如题所述

1. 古龙曾言,江湖中有四大忌讳:和尚、道士、女人、小孩,这四种人都不易招惹。
2. 道士是道教信徒的通称,他们通常修身养性、炼丹,有的也会闲暇时互相挑衅。
3. 商朝末年,道教内部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内斗,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和以通天教主为首的截教展开了全面的对抗,许多截教弟子在这场斗争中丧生。
4. 《封神演义》中的阐教与截教之争,实际上反映了明代道教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明世宗曾赐予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一枚刻有“阐教辅国”的玉印,这一事件影响深远,因此《封神演义》的作者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而截教则有“截断”之意。
5. 作者设想出一位鸿钧道人作为三友师尊(实际为道教大罗天),鸿钧道人“一道歼胡弯传三友”,元始天尊是阐教教主,通天教主为截教教主。阐教与截教的斗争,在本质上代表的是不同教派之间的斗争。维护教派尊严和地位,是截教门人与阐教作对的共同理由。这是道教内部的派别斗争在文学中的反映。
6. 截教门徒通常自称“炼气士”(阐教中也有少数人如云中子等),因此一般认为是明代道士得势的丹鼎派与被排斥的吐纳派之争,此外还包括南宗、北宗,天师道与全真教之争。
7.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也有几个妖道,他们确实会不少的法术。我们的英雄武松,就是被方腊手下的妖道包道乙用百步飞剑斩断左臂。
8. 说道士不好惹,有一部分原因是假道士给真道士造成的污名。道士和和尚一样,本身不事生产,所以他们经常要化缘,也就是乞讨。现在很多城市里比较繁华的地方就会有一些人在那里化缘。因此,假扮道士比较方便,不需要剃头,穿个道袍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点。
9. 在小说中假扮道士的人比较多。我最近刚看完古龙的《大旗英雄传》,其中有一个比较狡诈的角色叫沈杏白,为了逃命就曾经假扮道士。幸好他的结局不怎么好。
10. 道士的名声不好还有很多原因,在《聊斋志异》中,道士就是个相当讨厌的角色。尤其喜欢戏弄百姓,戏弄各种百姓。
11. 在我国历史上,道士在某些阶段很受宠信。道士以前称为方士,东汉末年道教产生,道教继承了神仙崇拜,方士就改称道士了。道士炼金丹,在晋代终获成功,含铅汞硫砷,壮阳,火性大,火性即毒性,伤身。宋代以后,道教提倡气功,排斥炼丹,但炼丹仍有市场,仍不乏服丹者,如万历皇帝,如张居正,如雍正皇帝。练气炼丹就造成了明代之时的派别斗争。
12. 赵归真(?~846):中国道教名人,唐代道士。曾在敬宗朝(825~826)充两街道门都教授博士,出入宫掖,人呼赵炼师。向敬宗“说以神仙之术,宜访求异人以师其道。”武宗好道术修摄之事,对赵归真更为宠信。据《旧唐书·武宗本纪》载:开成五年(840)九月,武宗初即位,便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修金箓道场,武宗到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箓”。赵归真算是以邪术干政最有名的一位道士了。
13. 武宗会昌五年发生大规模废佛事件(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其中之一),此事与赵归真等道士的极力鼓动也有一定关系。会昌四年三月,“归真乘宠,每对,排毁释氏,言非中国之教,蠹耗生灵,尽宜除去,帝颇信之。”会昌五年春,赵归真与其举荐至京的罗浮道士邓元起,充崇玄馆学士的衡山道士刘玄靖紧密配合,“排毁释氏,而拆寺之请行焉”。会昌六年,武宗因日服赵归真等所炼之丹药,中毒致死,赵归真遂被杖杀,或云“窜逐岭表”。
14. 还有哪些影视或者文学作品中的道士比较讨厌呢?不妨说一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