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学而篇》第八章。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该篇作为《论语》之首,共16章,具有统摄全书的奠基作用,将“学而时习之”章置于首章,不仅开宗明义,而且契合孔子的“学而不厌”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的乐学勤学精神。

经典名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学而篇》第八章中,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何以称之‘过’也?”孔子回答说:“过也,非恶也;过也,不改也。”意思是说,过失并不一定表示恶意,过失之后如果不加改正就是错误。

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强调一个人应该时刻保持谦虚和反思的态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避免重复犯错,达到德行修养和道德境界的追求。

这句话所传达的价值观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与社会伦理的和谐统一,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过而不改被看作是儒家思想中对人品修养和品德提升的要求之一。

总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时刻警醒自己的过失,不断反思并及时改正。只有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错误,才能够在道德修养上达到更高的境界,实现人生的完善和进步。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