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采用倒序的方法有什么作用?在线等,请尽快回答

如题所述

《祝福》先写故事结局——祥林嫂的死,而后按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这种倒叙的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这种倒叙方法的作用,是让读者从故事结局里,强烈地预感到: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死去,必然有悲惨的经历。

引导读者急于了解,祥林嫂是怎样死的?怎样沦为乞丐的?为什么要向“我”提出一连串关于有无灵魂、地狱,一家人死后能否见面的问题?她的死与鲁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鲁四要骂她“谬种”?这样,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


拓展资料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

【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作用】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2、倒叙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3、插叙

【特点】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作用】 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

4、补叙

【特点】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2

《祝福》先写故事结局——祥林嫂的死,而后按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

这种倒叙的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具体地说,这种倒叙方法的作用,是让读者从故事结局里,强烈地预感到: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死去,必然有悲惨的经历。

同时,引导读者急于了解,祥林嫂是怎样死的?怎样沦为乞丐的?为什么要向“我”提出一连串关于有无灵魂、地狱,一家人死后能否见面的问题?她的死与鲁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鲁四要骂她“谬种”?这样,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

拓展资料:

《祝福》

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7

《》以方式进行,是先写故事结局——祥林嫂的死,而后按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这种倒叙的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这种倒叙方法的作用,是让读者从故事结局里,强烈地预感到: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死去,必然有悲惨的经历。

引导读者急于了解,祥林嫂是怎样死的?怎样沦为乞丐的?为什么要向“我”提出一连串关于有无灵魂、地狱,一家人死后能否见面的问题?她的死与鲁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鲁四要骂她“谬种”?这样,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


拓展资料

倒叙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祝福》先写故事结局——祥林嫂的死,而后按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这种倒叙的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具体地说,这种倒叙方法的作用,是让读者从故事结局里,强烈地预感到: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死去,必然有悲惨的经历。同时,引导读者急于了解,祥林嫂是怎样死的?怎样沦为乞丐的?为什么要向“我”提出一连串关于有无灵魂、地狱,一家人死后能否见面的问题?她的死与鲁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鲁四要骂她“谬种”?这样,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8

作用:

这种倒叙的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具体地说,这种倒叙方法的作用,是让读者从故事结局里,强烈地预感到: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死去,必然有悲惨的经历。同时,引导读者急于了解,祥林嫂是怎样死的?怎样沦为乞丐的?为什么要向“我”提出一连串关于有无灵魂、地狱,一家人死后能否见面的问题?她的死与鲁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鲁四要骂她“谬种”?这样,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

拓展资料

作品简介: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

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