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翻译及原文

如题所述

齐桓晋文之事翻译及原文如下:

一、原文

1、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好凯态哉?”曰:“可。”

2、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3、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4、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5、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6、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二、翻译

1、齐宣王问孟子:“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中称霸的事迹,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们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迹,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世链,我也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的话,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2、齐宣王问:“要具备怎样的德行才可以实行王道呢?”孟子回答说:“通过爱民来实行王道,就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了。”齐宣王问:“像寡人这样的人,可以实行王道吗?”孟子回答说:“可以。”齐宣王问:“什么理由可以说明我可以实行王道呢?”

3、孟子回答说:“我曾听胡龁说过这样的话:(有一次)您坐在大友源殿上,有个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那人正在牵牛走。于是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去衅钟。齐宣王回答说:“有这回事。”

4、孟子说:“这样的心肠就足够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以为答返森您是吝啬才用羊去换牛的;但我早就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仁爱之心呢!其实您如果是同情牛毫无罪过却被拉去杀掉;那么羊不也是一样吗?您实在是不忍看见牛哆嗦的样子。

5、像这样毫无罪过就被杀掉。如果是这样;那么用羊来换它是完全可以的;又有清亩谁能说您吝啬呢?如果您确实像这样暗暗地关照着动物的处境;那么以这样的心肠、去治理百姓;自孙兄然就可以实行王道了;百姓们还以为您是由于吝啬才不用牛而用羊来祭祀呢!”

齐恒公的政治理念如下:

1、孟子通过讲述古代的明君齐桓公和晋文公如何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思想。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强大需要建立在“仁政”的基础上,即对人民实行仁爱和关怀,让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2、在对话中,孟子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阐述了实现“仁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只有实行“仁政”,人民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君王,国家才能够实现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3、孟子还强调了君王应该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他认为,君王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刀枪剑戟等武力手段上,而是建立在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标准上。只有以德服人,才能够真正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国家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强大和繁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