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历史资料有什么

如题所述

你这个问题有点大,因为京剧博大精深,所以,它的历史资料也是浩如烟海,绝非一篇文章可以容纳的,需要有一个图书馆才行,这里只能简单的给你举几个例子,并且不展开,只做简单的名词解释,估计即使是这么简单的叙述,也会有不小的篇幅哦。如果楼主有兴趣,可依我说的这些为基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说到京剧,就不能无视昆剧、徽剧和汉剧,因为京剧就是集这三个古老剧种的大成,所以这三个剧种的历史资料也是研究京剧所必不可少的。
二、花雅争胜。
“花雅”就是“花部”和“雅部”。所谓花雅之争,就是指昆曲与地方戏曲争夺戏曲舞台和观众的过程。
昆曲本来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深受群众欢迎。后来为了迎合宫廷和达官贵人的喜好,昆曲的音乐体系越来越复杂、刻板,曲词越来越艰深难懂,填词格律限制极严,技巧难以掌握,逐渐脱离了群众,成为上层建筑阶层的专利,被认为是高雅艺术,所以称为“雅部”;除了昆曲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被认为是内容驳杂、色彩炫目、令人目迷心乱的非正统艺术,被称为“花部”,这里的“花”字是贬义的,所以“花部”是受到官府的压制的。
“花雅争胜”经过了三次大的交锋,在交锋中孕育了京剧的诞生,最后,京剧终于取代了昆剧,在戏曲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并使中国戏曲走向了巅峰。
关于“花雅之争”的三次交锋,限于篇幅,无法在这里展开,只能大致说一下。
第一次是昆腔与京腔之争,由于昆曲的高高在上,使京腔在民间对昆曲处于压倒性优势,使清廷对京腔采取了利用与规范的措施,使之成为了清宫的御用声腔之一;第二次是京腔与秦腔之争,最后形成了“京秦不分”的局面,战胜了京腔,同时对已处于颓势的昆曲形成了更大的威胁;第三次是昆腔与徽调之争,处于颓势的昆腔很快就在演技娴熟、广采博取、勇于创新的徽调面前败下阵来。也就是这一次的交锋,使京剧脱颖而出。

三、徽班进京。
徽班,就是演徽剧的戏班子。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浙江盐务大臣约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进京祝寿。继三庆班以后,许多徽班接踵而至,日益受到北京观众的欢迎,逐渐奠定了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的位置。

四、四大徽班。
在众多进京的徽班中,最著名的要数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习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在演出上各有特色,当时流行的说法是“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春台的孩子,和春的把子”。意思是,三庆班擅演整本的大戏,四喜班的昆曲唱得很好,春台班的童彾比较多,演员以青少年为主,和春班的武戏最受欢迎,把子就是指器械对打的场面。

五、汉调进京。
汉调又名楚调,后称为汉剧,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传统的说法是将汉调进京的时间划在清道光八年至十二年(1828年-1832年),先后进京的汉剧演员有很多,比较有名而见于记载的有四喜官、米应先(米喜子)、余三胜、李六、王贵、龙德云、童德善、谭志道等人。汉剧演员进京后,投身徽班,一些汉剧演员成为了徽班的主要演员。

六、徽汉合流。
汉剧演员进京时,正值徽班声势浩大,汉剧演员单独组班难以与之抗衡。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很多汉剧演员进京后参加徽班,合作演出。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吸收、融合,徽、、汉两调合流。又从昆曲、弋阳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七、同光十三绝。
清代光绪年间的画师沈蓉圃以彩笔绘制了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位昆曲、京剧的著名演员剧装画像,故称为“同光十三绝”。
画像中有:四位老生:程长庚(饰《群英会》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杨延辉);四位旦角:梅巧玲(饰《雁门关》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王宝钏)、朱莲芬(饰《琴挑》陈妙常);一位老旦:郝兰田(饰《行路训子》康氏);两位丑角:刘赶三(饰《探亲家》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成》闵天亮);一位武生:谭鑫培(饰《恶虎村》黄天霸);一位小生:徐小香(饰《群英会》周瑜)。

八、京派。
”京“即指北京,又称”京朝派“,清末开始形成。重视基础功夫的锻炼,严格讲究艺术规范,对继承传统、保存遗产的贡献很大,但艺术思想比较保守,接受新事物比较迟缓。上世纪中叶以后,这种封闭式的概念逐渐消除,一般改称”北派“。

九、海派。
”海“指上海,又称”外江派“,清末开始形成。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事物,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是海派的优良传统,对京剧艺术的革新创造有很大贡献。但因受到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追求噱头、华而不实、肤浅庸俗。上世纪中叶以后,这种商业化倾向逐渐消除,一般改称”南派“。

十、前三鼎甲。
指京剧第一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生人才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其中余三胜成名最早,原是汉剧演员,代表汉派;张二奎接踵成名,是北京人,代表京派;程长庚成名较晚,是三庆班的演员你,代表徽派。但程长庚后来居上,在早期京剧史上威望最高,影响最大,人称”程大老板“。

十一、后三鼎甲。
指京剧第二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生人才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也叫”京剧小三鼎甲“或”京剧新三杰“、”京剧后三杰“。

十二、四大须生。
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京剧第三代演员中,出现了深受观众喜爱的”四大须生“:余叔岩(余三胜之孙)、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简称“余、言、高、马”。后因高庆奎败嗓退出舞台,而谭富英(谭鑫培之孙,已属于京剧第四代演员)崛起,四大须生演变为“余、马、言、谭”,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余叔岩、言菊朋先后去世,杨宝森、奚啸伯相继成名,四大须生又演变为“马、谭、杨、奚”。

十三、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天津《大风报》社长沙大风于1921年在《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但当时四大名旦的头衔花落谁家还未定论,因为在上世纪20年代,还有“五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六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王幼卿)的呼声。
1927年6月20日,北京的《顺天时报》举办了一次“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活动”,梅兰芳以《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摩登伽女》,程砚秋以《红佛传》,荀慧生以《丹青引》、徐碧云以《绿珠》排名总分前五,当选为“五大名旦”
1928年,《戏剧月刊》主编刘豁公在北京发起以“四大名旦”为题的征文,获观众热烈响应。到1930年,征文揭晓,集中于“梅、尚、程、荀”四人,自此,“四大名旦”形成。1931年,长城唱片公司邀请梅、尚、程、荀四人灌制了《四五花洞》唱片,发行海内外,广泛流传,从此,“四大名旦”被公众认可。

十四、四小名旦。
继四大名旦以后,又有一批年轻的旦行演员脱颖而出。1940年,北京《立言报》曾选举童彾主席,其后又根据观众意见,邀请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人合作,在北京新新大戏院演出两场《白蛇传》。四人分演自己擅长的一折,各展所长,社会影响强烈,从此四人即被群众称为“四小名旦”。

十五、科班。
旧时培训戏曲演员的机构。科班大都由私人资助或艺人兴办。京剧科班最早出现在清代末年,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清末民初以后,又相继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专门培养童年演员的科班。科班多以艺术造诣深、舞台经验丰富的艺人为主要师资力量,在长期传艺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培训方式。新中国建立后,科班被新型的戏曲艺术教育机构所取代。

十六、梨园世家。
旧时称京剧界为梨园行,京剧演员的后辈子孙称为梨园子弟,凡几代都从事京剧行业的家庭,便被称为梨园世家。两代、三代的梨园世家不胜枚举,这里就举两个三代以上的著名梨园世家:
1、谭家。第一代谭志道,工老旦;第二代谭鑫培,第三代谭小培,第四代谭富英,第五代谭元寿,第六代谭孝曾,第七代谭正岩均工老生。
2、梅家。第一代梅巧玲,工旦角;第二代梅雨田为琴师,梅竹芬工旦;第三代梅兰芳工旦;第四代梅葆玖工旦,梅葆玥工老生。

关于京剧的资料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还有京剧的表演技巧,京剧的行当,京剧各个发展阶段的名家,京剧的剧目、服饰、音乐、声腔等等等等,如要一一道来,真的是太累了,因为以上这些都是本人一字一字键入的,不是复制来的,所以,今天只能先说到这儿了,如有兴趣,欢迎继续探讨。

参考资料:《京剧常识》 欧阳中石
《打开京剧之门》 张永和 纽骠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6
京剧[1](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2]、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3]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中国戏曲[4]三鼎甲“榜首”及“国剧[5]”之称。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2个回答  2013-11-16

望采纳,如有疑问请追问!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