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题所述

翻译是:去世的时候,竟然没有衣物殡殓,子孙也没有钱来为他办理丧事,只以周济穷人和养活族人的高义遗留给子孙罢了。

原文选段: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白话译文:

文正公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经营他的事业,继承他的遗志,就像他在世的时候一样。文正公虽然官位很高,俸禄优厚,然而却贫穷终其一生。去世的时候,竟然没有衣物殡殓,子孙也没有钱来为他办理丧事,只以周济穷人和养活族人的高义遗留给子孙罢了。

此文出自北宋政治家·钱公辅创作的《义田记》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其立身大节,已为世人所熟知、景仰。但对于他的乐善好施、泽及亲族与贤人之事,则知之者少。作者与范仲淹同为吴人,同朝做官,故知之者深,于是作《义田记》以颂其高义,表达敬仰之情。

文章通过不同角度的对比,突出了范仲淹设置义田“好施与”的美德懿行。首先是范仲淹对人、对己的对比。范仲淹自己“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但他为族人没置义田,其仁爱之心,却无微不至。首段“日有食”五句总写义田的作用和管理方式。以下即分写对族人日食岁衣,嫁女娶妇,再嫁再娶,葬者、葬幼者、家居、居官者的具体养济之法。

作者写这些繁琐的事情,简洁利落,有条不紊,次序井然,无形中正体现出范仲淹设置义田,是悉心尽力,慎重其事。其次是拿古人作对比。文章第三段写春秋时齐国宰相晏婴“彰君之赐”的故事,赞扬“晏子好仁”。

作者简介:

钱公辅(1021—1072年),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中进士,曾任知制诰,英宗即位后因忤旨被贬官。神宗即位后拜天章阁待制,又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而出知江宁府,后又徙知扬州,因病辞官后卒于家。

钱公辅中进士后,任越州通判、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知明州。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英宗即位,钱公辅上书《治平十议》,主要内容是了解民情,考核官吏,任用官员等。又作《帝问》一篇奉上。

王畴任翰林学士时间不长,又升任枢密副使。钱公辅觉得王畴资历太浅,便不起草任命文书。英宗以刚登基任用大臣,而钱公辅竟然阻止为由,降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有人认为处罚太重,吕诲等人还上奏章求情,没有恩准。第二年,钱公辅又知广德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0
(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子女没有钱给他办理丧事;他只是把救济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仗义的思想,留传给他的子女罢了。 一空之见,应该会有帮助!请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20
(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子女没有钱给他办理丧事;他只是把布施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子孙罢了。
第3个回答  2014-10-26
(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子女没有钱给他妈的办理丧事;他只是把布施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你妈罢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