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的空位 阅读答案

人物形象

14、结尾一段中老馆长说:“哭吧,把那些  都哭出来。”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推想,“那些”指的是什么?(4分)
15、小说多次描写了“她”的神情,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作用。(4分)
  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
16、随着情节的展开,老馆长对“她”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17、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她”这个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①丈夫去世的伤痛;②物质生活的困苦;③求学过程的艰辛;④考取之后的欣慰。
评分:每个要点1分。
15.答案:①表现生活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
②表现“她”此时内心的激动和精神的坚强。
评分:每小题1分。
16.答案:由开始时的同情、怜悯,变为由衷的敬佩。
评分:“同情、怜悯”和“敬佩”各2分。
17.答案:“她”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艰难困苦,不是乞求别人的同情与怜悯,也不是陷于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不屈不挠,奋力追求;是一个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女知识分子形象。
评分:分析和概括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2

    经典赏析:

        自我超越的价值实现周德生

        带着边远山区的风尘,带着一脸的疲惫、一头的干涩发丝、一眼的忧伤,她,来到了学子汇聚的最高学府。从门卫同情的问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她的整个外表就像逃荒的难民。

        这样一个可怜的人,来到这样一个堂皇的地方,干什么?环境与人物之间的明显悬殊与落差,让人在"不和谐"的感觉中产生了阅读的疑念。疑念按着常规的思路,如门卫所示,打算跟着她去领导办公室,看着她有什么要求或想解决些什么问题,这里似乎对她并不陌生。然而,她却步履沉重而又坚定地进了图书馆。疑念未解,奇怪的感觉又油然升起。她?图书馆?当她在"第三个座位"凄哀坐下时,小说一句插叙,奇怪不怪,疑念释然。原来她是在丈夫的周年忌日来凭吊的。随着慈祥老人关切的话语,我们也不由得为她叹息,叹息她的可怜悲苦,叹息她因丈夫去世而失落了有可能改变自己整个贫困生活的希望。我们富有同情心。却"错了"!我们不知这善良却又廉价的同情心在一瞬间坠入了"女人=弱者"的陈习旧俗。她说要占那空位子,很冷峻。她的宣告答非所问,让我们莫名其妙。她终于拿出了那份我们意想不到的通知书,怔住了老馆长也怔住了我们!我们感到了情节突然的转折,如异峰突起,面前兀立着一个鲜亮的铿然有声的女人!我们从意外中惊醒,肃然起敬,望着这疲惫不堪的女人,望着她那毫不起眼的外表,感到了一股迂缓凝重的力量,一种独立自强的精神。真了不起!的确,这篇小说写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女人的形象。尽管这里只有她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前来报到的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尽管我们不知道她忍受凄苦、付出艰辛的整个奋斗过程,然而,在作品留下的大片空白处,我们却可以在想像中看到她那"拎着竹篮和网袋",在孩子和家庭、生活和事业、痛苦和追求之间来回穿梭不屈不挠的身影;可以感受到她如何支持丈夫千里求学,独自支撑生活的重负;而一旦丈夫去世,又是如何将丈夫的未竟事业连同家庭的重担一并搁上肩头,舍辛茹苦、坚忍不拔、风餐露宿,终于从贵州"走"到了北京。不企求怜悯、同情,不沉浸在泪水中凄凄度日,不期待救世主温暖的福泽从天而降,靠自己!她的人生过程,是一种意志、一种奉献、一种女性自我超越的价值实现;同时,她也代表了一种可贵的品格,一种知识分子的忍苦负重、不计得失、一往无前的品格!

        没有什么财宝能比生命更宝贵!

 

有坚强意志、有奉献精神、一种女性自我超越的价值,实现忍苦负重、不计得失、一往无前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