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仁爱?(越详细越好)

急需啊!!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仁爱比聪明更难做到”

  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的总裁杰夫·贝索斯小时候,经常在暑假随祖父母一起开车外出旅游。

  10岁那年,贝索斯又随祖父母外出旅游。旅游途中,他看到一条反对吸烟的广告上说,吸烟者每吸一口烟,他的寿命便缩短两分钟。正好贝索斯的祖母也吸烟,而且有着30年的烟龄。于是,贝索斯便自作聪明地开始计算祖母吸烟的次数。计算的结果是:祖母的寿命将因吸烟而缩短16年。当他得意地把这个结果告诉祖母时,祖母伤心地放声大哭起来。

  祖父见状,便把贝索斯叫下车,然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仁爱比聪明更难做到。”祖父的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19个字,却令贝索斯终生难忘。从那以后,他一直都按照祖父的教诲做人。
“回去勇敢地面对他们,我们家里容不得胆小鬼

  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在4岁的时候,她家从外地搬到芝加哥郊区的帕克里奇居住。来到一个新环境后,活泼好动的希拉里急于交上新朋友,但很快她就发现这并非易事。每当她到外面去玩耍时,邻居的孩子们不是嘲笑她就是欺负她,有时还将她推来推去或将她打倒在地。每当这时她都会哭着跑回家去,再也不出家门了。

  希拉里的母亲静静地观察了几周后,终于有一天,当希拉里又一次哭着跑回家时,母亲站在门口挡住了她的去路。母亲大声对她说:“回去勇敢地面对他们,我们家里容不得胆小鬼。”希拉里只得又硬着头皮走出家门,这让那些欺负她的孩子大吃一惊,他们没料到这个小丫头会这么快又回来。最后,希拉里终于以自己的勇气赢得了新朋友。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希拉里都会鼓起勇气,大胆地迎接挑战。

  “你可以失去你的财富,但是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

  原美国布朗大学校长,现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瓦尔坦·格雷戈里安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6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因病去世了。是他的祖母在伊朗的山区将他带大的。

  格雷戈里安的祖母也是一个很不幸的女人。由于战争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的孩子。虽然命运对她十分不公,但她却并未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为了让格雷戈里安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来,健康快乐地成长,祖母经常教导他说:“孩子,有两件事一定要记牢。第一是命运,那是你无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丽,也可以失去你的健康和财富,但是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因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祖母的这句话在格雷戈里安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

  沃尔特·克朗凯特是美国著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他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对新闻感兴趣。并在14岁的时候,成为学校自办报纸《校园新闻》的小记者。

  休斯顿市一家日报社的新闻编辑弗雷德·伯尼先生,每周都会到克朗凯特所在的学校讲授一个小时的新闻课程,并指导《校园新闻》报的编辑工作。有一次,克朗凯特负责采写一篇关于学校田径教练卡普·哈丁的文章。由于当天有一个同学聚会,于是克朗凯特敷衍了事地写了篇稿子交上去。第二天,弗雷德把克朗凯特单独叫到办公室,指着那篇文章说:“克朗凯特,这篇文章很糟糕,你没有问他该问的问题,也没有对他做全面的报道,你甚至没有搞清楚他是干什么的。”接着,他又说了一句令克朗凯特终生难忘的话:“克朗凯特,你要记住一点,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

  在此后7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克朗凯特始终牢记着弗雷德先生的训导,对新闻事业忠贞不渝。

  “男孩子能做的事,女孩子也绝对都能做”

  雅芳公司女总裁钟彬娴的母亲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她早年曾就读于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当时,她是班上唯一的一名就读化学专业的女生。

  钟彬娴的母亲希望女儿也能像她一样,自强自立。因此,她经常教导钟彬娴说:“男孩子能做的事,女孩子也绝对都能做。只要努力,女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到达顶峰。”

  钟彬娴永远记住了母亲的这句话。在雅芳公司,她一步步地获得成功,并最终成为《财富》500强企业中的6位女总裁之一。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钟彬娴也曾遇到过许多困难与阻力,如因为她的年轻和性别而被轻视等。但母亲对她自己、对女儿以及对所有女性的坚定的信心,总是支撑着钟彬娴去克服这些障碍,勇往直前。钟彬娴很庆幸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份宝贵的家庭财富。

  “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着钱回家来”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莫里森的少年时代,由于家境贫困,从12岁开始,每天放学以后,她都要到一个富人家里打几个小时的零工,十分辛苦。一天,她因工作的事向父亲发了几句牢骚。父亲听后对她说:“听着,你并不在那儿生活。你生活在这儿。在家里,和你的亲人在一起。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着钱回家来。”

  莫里森后来回忆说,从父亲的这番话中,她领悟到了人生的四条经验:一、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好,不是为了你的老板,而是为了你自己;二、把握你自己的工作,而不让工作把握你;三、你真正的生活是与你的家人在一起;四、你与你所做的工作是两回事,你该是谁就是谁。

  在那之后,莫里森又为形形色色的人工作过:有的很聪明,有的很愚蠢;有的心胸宽广,有的小肚鸡肠。但她从未再抱怨过。

  “上天给你的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你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科特·汉密尔顿是美国著名花样滑冰运动员,他的母亲原来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她十分珍惜时间,充分抓住每一分钟刻苦自学,后来终于成为鲍灵格林大学婚姻家庭系的副教授。她经常对汉密尔顿说:“上天给你的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而且是有限的。从你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只有这么多分钟的生活,因此,你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每天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处理自己所拥有的每一分钟。你既可以把它消磨在咖啡屋和酒吧里,也可以将它花在研究室或运动场上。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汉密尔顿也十分珍惜时间,抓紧每一分钟训练。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他在1981—1984年连续4次获得世界冠军。

  “你应该拿出150%的努力,不管你做什么都要这样”

  卡罗斯·桑塔纳是一位世界级的吉他大师,他出生在墨西哥,17岁的时候随父母移居美国。由于英语太差,桑塔纳在学校的功课开始是一团糟。有一天,他的美术老师克努森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桑塔纳,我翻看了一下你来美国以后的各科成绩,除了‘及格’就是‘不及格’,真是太糟了。但是你的美术成绩却有很多‘优’,我看得出你有绘画的天分,而且我还看得出你是个音乐天才。如果你想成为艺术家,那么我可以带你到旧金山的美术学院去参观,这样你就能知道你所面临的挑战了。”

  几天以后,克努森便真的把全班同学都带到旧金山美术学院参观。在那里,桑塔纳亲眼看到了别人是如何作画的,深切地感到自己与他们的巨大差距。克努森先生告诉他说:“心不在焉、不求进取的人根本进不了这里。你应该拿出150%的努力,不管你做什么或想做什么都要这样。”克努森的这句话对桑塔纳影响至深,并成为他的座右铭。2000年,桑塔纳以《超自然》专辑一举获得了8项格莱美音乐大奖。

  “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自我,但信守不变的原则”

  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在读中学的时候,朱莉娅·科尔曼小姐是他的班主任。她鼓励卡特学习音乐、美术,特别是文学,并为他开列了阅读书目。

  朱莉娅小姐关爱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她告诉他们:“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自我,但是我们信守的原则是不变的。”长大以后,卡特对朱莉娅小姐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朱莉娅小姐当年所要告诉学生们的是,我们应该时时分析新情况,然而无论是在选择相守终生的伴侣还是在艰难时刻、考验时刻或是遇到诱惑须做出困难的决定时,我们都不仅要适应这些新的挑战,还应该坚守我们所学到的某些原则,例如公平、正直、忠诚等。

 卡特永远也忘不了朱莉娅小姐的这番话,并始终坚守从朱莉娅小姐和父母那里所学到的基本原则。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他引用了朱莉娅小姐的话:“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自我,但信守不变的原则。无论我们面临着多么大的困难,我都决心让我自己和美国人民信守真正的正义与真理的信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9
需要忠诚,宽容,善解人意
第2个回答  2020-12-27
仁爱,在现在的社会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在很早以前,孔子就提出了仁爱的思想。那么,什么是仁爱呢?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意思是:一个惯于花言巧语,阿臾逢迎的人,是很少会有仁爱之心的。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意思是“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的。” 在这段话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思是“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这是孔子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孔子的“仁爱”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和总体,是贯穿一切的总的精神,他的政治、教育等具体的思想都是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主要有“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仁爱侍人”等。这体现了以仁爱之心调解人际关系,推己及人,成人之美,关怀互助和平等对待他人的人文主义精神。孔子不仅提出了 “仁爱”思想,而且身体力行,用这一思想指导他一生的实践活动。“仁”字在孔子的《论语》出现109次,孔子对“仁”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
为什么我们要说仁爱呢?那是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需要大量的仁爱思想的人。如今,有仁爱的人已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竞争而衍生出来的卑鄙以及黑心肠。这个社会已经很就没有仁爱了,现在的社会什么都不缺,就缺仁爱。有了仁爱的社会,那才叫完美的社会,才叫人类的社会。因为有仁,才会有爱。仁和爱是相辅相存的。要成为一个有仁爱的人,才叫有作为的人,才叫成功的人。
那么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人呢?
人应该活得光明磊落,才有仁爱。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光明磊落,要有骨气。我拿于谦的《石灰吟》与大家共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什么我把光明磊落和仁爱扯在一起那,因为光明磊落是仁爱的前提,一个为人处事不光明磊落的人,是难以怀有仁爱之心的,这从历史中是不难作出结论的。
首先,是要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加强修养,完善自身。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仁爱不仅仅指仁慈。要想有仁爱,先就要有一个仁爱的自己。而这里的仁爱的自己,就是指成为一个有文化,上进的人。孔子说“少也贱”且无靠山,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自暴自弃,而是“穷则独善其身”,发奋勤学,达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厌”的境界。他通过修身以完善自我,以期改变现状,进而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孔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更是仁爱的一种表现。因此,仁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善自己,而不是通过其他的不政党手段来完善自己。这即是对自己仁爱,也是对他人仁爱。
其次,是要注重亲情、友情、爱情,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情是人所具有的一个重要东西,情乃仁之始也。《孟子》记告子之言曰:“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也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可见,“仁”突出了人的内在因素即思想观念的特征,是人的真善美道德属性的表达。有“仁”的思想品质,才会有“义”的行为,故曰“仁者,义之本也”,正义的行为准则是与仁爱的思想相伴的。中国古代重孝悌,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尽孝道,那就更不会有什么良心善行;对自己的妻儿都没有爱心,哪还会爱天下的人民呢?由此推广开来,有“仁爱”之心的人应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应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注重亲情、友情、爱情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一个仁爱的人。亲情、友情、爱情,是仁爱的基本基础。
再次,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孔子一生的言行表明,他不仅爱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还热切的希望保卫华夏民族免受外来侵犯并统一已趋于分裂的中国。凡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事,孔子的表态都是旗帜鲜明的。他提出“仁爱”思想的目的就是协调社会关系,使社会安定下来,使国家由乱变治。对老百姓,他要求统治者爱民,实行仁政,反对压榨人民,提出了惠民、富民的主张。他提出的“苛政猛于虎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为政以德”等思想,都反映了孔子对暴政的反对,对深受压迫的人民的关爱和同情。作为一个君子,一个大丈夫,“家庭、事业、祖国”都深深地铭刻在他心中。
仁爱,还要加强对人身价值和人格尊严的注重。
“论语”《乡党》有:“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虽然在当时,奴隶或平民的身价往往远不如贵族的马匹的身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首先关注的并不是他的财产利益得失而是喂马的奴隶或平民的人身与生命的安全。仁爱,首先体现的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发自内心的尊重。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时提醒自己,所有的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要切记:漠视就是对人的不尊重。
最后,仁爱要有原则。
主张仁爱的目的是建立安全健康、和谐有序的生产生活秩序及人际关系,并不是追求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仁爱是德性之爱,与人为善的爱,而不是“偏爱”、“溺爱”、“私爱”,包庇姑息式的“偏爱”、“溺爱”、“私爱”,不是真正意义的仁爱而实质上是真正的伤害。
总而言之,仁爱就是要你时刻保持一棵感恩的心,时刻对世界感恩,以最仁慈的心态来对待世界万物。要做到,对他人仁爱,即对他人所犯的过错能够原谅、理解;对自己生活中所遇见的事都抱有一棵仁爱、感恩的心。对自己仁爱,不仅仅是要努力提高自己,更是要对自己好一点,不轻易损伤自己。
仁爱,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美德思想发展到现在已2500多年,其间经历了几次摧毁性的冲击,但结果是打而不倒,批而不臭,这足以说明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有着指导和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实意义。仁爱,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实践无数次证明,抛弃它社会就动乱,弘扬它社会就稳定发展。因此,弘扬仁爱之道,承传中华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人活着当然要有仁爱,道理很简单,没有仁爱就没有这个星球。仁爱让我们记得自己的责任,自己该为家庭该为社会该为子孙后代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才让我们人类一代代生存、繁衍下去,使我们的生活趋向美好和和谐。仁爱是拯救我们人类的一把超级神器。在稳定时,它使我们发展;在危机时,它使我们仍然团结;在战争时,它使我们趋向和平。
仁爱的心常在,青春就常在!我们要紧记:时刻保持一棵仁爱的心,做一个仁爱的人。仁爱,在现在的社会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在很早以前,孔子就提出了仁爱的思想。那么,什么是仁爱呢?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意思是:一个惯于花言巧语,阿臾逢迎的人,是很少会有仁爱之心的。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意思是“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的。” 在这段话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思是“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这是孔子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孔子的“仁爱”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和总体,是贯穿一切的总的精神,他的政治、教育等具体的思想都是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主要有“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仁爱侍人”等。这体现了以仁爱之心调解人际关系,推己及人,成人之美,关怀互助和平等对待他人的人文主义精神。孔子不仅提出了 “仁爱”思想,而且身体力行,用这一思想指导他一生的实践活动。“仁”字在孔子的《论语》出现109次,孔子对“仁”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
为什么我们要说仁爱呢?那是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需要大量的仁爱思想的人。如今,有仁爱的人已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竞争而衍生出来的卑鄙以及黑心肠。这个社会已经很就没有仁爱了,现在的社会什么都不缺,就缺仁爱。有了仁爱的社会,那才叫完美的社会,才叫人类的社会。因为有仁,才会有爱。仁和爱是相辅相存的。要成为一个有仁爱的人,才叫有作为的人,才叫成功的人。
那么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人呢?
人应该活得光明磊落,才有仁爱。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光明磊落,要有骨气。我拿于谦的《石灰吟》与大家共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什么我把光明磊落和仁爱扯在一起那,因为光明磊落是仁爱的前提,一个为人处事不光明磊落的人,是难以怀有仁爱之心的,这从历史中是不难作出结论的。
首先,是要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加强修养,完善自身。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仁爱不仅仅指仁慈。要想有仁爱,先就要有一个仁爱的自己。而这里的仁爱的自己,就是指成为一个有文化,上进的人。孔子说“少也贱”且无靠山,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自暴自弃,而是“穷则独善其身”,发奋勤学,达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厌”的境界。他通过修身以完善自我,以期改变现状,进而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孔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更是仁爱的一种表现。因此,仁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善自己,而不是通过其他的不政党手段来完善自己。这即是对自己仁爱,也是对他人仁爱。
其次,是要注重亲情、友情、爱情,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情是人所具有的一个重要东西,情乃仁之始也。《孟子》记告子之言曰:“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也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可见,“仁”突出了人的内在因素即思想观念的特征,是人的真善美道德属性的表达。有“仁”的思想品质,才会有“义”的行为,故曰“仁者,义之本也”,正义的行为准则是与仁爱的思想相伴的。中国古代重孝悌,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尽孝道,那就更不会有什么良心善行;对自己的妻儿都没有爱心,哪还会爱天下的人民呢?由此推广开来,有“仁爱”之心的人应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应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注重亲情、友情、爱情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一个仁爱的人。亲情、友情、爱情,是仁爱的基本基础。
再次,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孔子一生的言行表明,他不仅爱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还热切的希望保卫华夏民族免受外来侵犯并统一已趋于分裂的中国。凡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事,孔子的表态都是旗帜鲜明的。他提出“仁爱”思想的目的就是协调社会关系,使社会安定下来,使国家由乱变治。对老百姓,他要求统治者爱民,实行仁政,反对压榨人民,提出了惠民、富民的主张。他提出的“苛政猛于虎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为政以德”等思想,都反映了孔子对暴政的反对,对深受压迫的人民的关爱和同情。作为一个君子,一个大丈夫,“家庭、事业、祖国”都深深地铭刻在他心中。
仁爱,还要加强对人身价值和人格尊严的注重。
“论语”《乡党》有:“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虽然在当时,奴隶或平民的身价往往远不如贵族的马匹的身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首先关注的并不是他的财产利益得失而是喂马的奴隶或平民的人身与生命的安全。仁爱,首先体现的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发自内心的尊重。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时提醒自己,所有的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要切记:漠视就是对人的不尊重。
最后,仁爱要有原则。
主张仁爱的目的是建立安全健康、和谐有序的生产生活秩序及人际关系,并不是追求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仁爱是德性之爱,与人为善的爱,而不是“偏爱”、“溺爱”、“私爱”,包庇姑息式的“偏爱”、“溺爱”、“私爱”,不是真正意义的仁爱而实质上是真正的伤害。
总而言之,仁爱就是要你时刻保持一棵感恩的心,时刻对世界感恩,以最仁慈的心态来对待世界万物。要做到,对他人仁爱,即对他人所犯的过错能够原谅、理解;对自己生活中所遇见的事都抱有一棵仁爱、感恩的心。对自己仁爱,不仅仅是要努力提高自己,更是要对自己好一点,不轻易损伤自己。
仁爱,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美德思想发展到现在已2500多年,其间经历了几次摧毁性的冲击,但结果是打而不倒,批而不臭,这足以说明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有着指导和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实意义。仁爱,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实践无数次证明,抛弃它社会就动乱,弘扬它社会就稳定发展。因此,弘扬仁爱之道,承传中华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人活着当然要有仁爱,道理很简单,没有仁爱就没有这个星球。仁爱让我们记得自己的责任,自己该为家庭该为社会该为子孙后代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才让我们人类一代代生存、繁衍下去,使我们的生活趋向美好和和谐。仁爱是拯救我们人类的一把超级神器。在稳定时,它使我们发展;在危机时,它使我们仍然团结;在战争时,它使我们趋向和平。
仁爱的心常在,青春就常在!我们要紧记:时刻保持一棵仁爱的心,做一个仁爱的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19
“量性”评价的话:
好人是不违反国家法律,依法纳税,且能恰当地帮助他人的人。
在国家角度,他不违反国家。
在他人角度,他不违反他人。
好人似乎就是为别人而活着,顺应着别人活着的人。
为一个人而活,是好人;
为多数人而活,是大好人;
为民族而活,是大英雄;
为人类而活,就成神了。
在这角度,好人似乎伴随着抛弃自我的程度而升级。但,最终的好人还有“我”剩下么?
似乎,“我”成了大家,而大家就是“我”,进入天人合一境地了。
似乎,很合道。普度众生的味道也出来了。
似乎,道、佛和儒的一个结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