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老师的教育理念有哪些

如题所述

在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开始将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化到少儿艺术的实践当中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展开少儿艺术教育活动呢?你的少儿艺术教育理念又是否正确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谈谈关于少儿艺术的那些事~

1.走进童心,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

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科目,它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心灵的大门,不能带有任何的强制性。

首先,要让孩子对所画的内容、形象有着强烈的兴趣。走进童心世界,观察幼儿的所思所想,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头脑中有一个鲜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来,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其二,可配合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例如:让孩子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使孩子逐渐从感知表面形式美过度到理解作品的内在美,提高审美的能力。

与此同时,孩子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厚。这时就抓住时机设法将儿童头脑中丰富的美感知觉体验引入到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创作欲。

2.鼓励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少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泛灵伦”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热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画一些人物、动物,他们就像画他们自己。

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地安排好自己的想法去画,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欲望,传统的教育总是喜欢让孩子适应成人的世界,要让孩子照样画葫芦,孩子的想象受到束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创造的兴趣和信心。 美术教育没有既定的模式,每次在上课时都像是带孩子做了一次探险,不拘形式,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注重少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老师不用去教,而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孩子在指导中都能有所得。

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孩子会想再会画,思维在先,表达在后,过去教学中只重视技巧表达而忽视了思维的训练,现在不能因强调思维的训练而忽视基础知识、技能。老师应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孩子探索和驾驭美术材料,进行不同的启迪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

4.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每次绘画活动结束后,将孩子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交流,老师欣赏每一幅作品却不必给作品打分,这样无论画好、画坏,孩子都没有心理负担,他们的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

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他们心里明白谁颜色配得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

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信心,自强自爱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性会更强,创造的火花一旦被点燃,课堂就成了一个喷发的火山,图形光怪离奇,颜色五彩缤纷,满世界都是孩子们的涂鸦,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刻是我们人生中最光彩的时刻。

荷叶伞教育集团——奇画王国少儿美术

用绘画陶冶孩子情操

用创意激发孩子探索欲望

用爱铸就儿童美育事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