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区的边界,是如何划分的?

如题所述

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先生曾提出过,中国行政区划的有三个组成要素,即:幅员、边界与层级,而边界就是其中的三大要素之一。基于边界这个要素,周先生又提出了中国古代的边界划分往往呈现「犬牙交错」与「山川形便」两种模式,它们往往是中央与地方相互博弈的结果。

中国古代统治者在划分政区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果以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为首要原则,就应该以自然山川与河流为边界来划分政区。若从自身统治利益出发,为了避免造成地方割据,就应该让有的政区跨越大山的阻隔,而这就形成了政区边界线的犬牙交错。

西汉时期,刘邦的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在给南越王赵佗的使者的信上说:“朕欲定犬牙相入者,以问吏。”文献中所记载的犬牙相入,就是汉王朝为了监视独立于岭南的赵佗,防止南越政权形成独立的势力,特意在岭南以南的地区设置了一个县,而这个县在行政划分上并不属于当时独立的南越国,而是归当时的长沙国,其大致的范围相当于今天湖南湘江流域一带。长沙国能够跨南岭而制,成为行政区划犬牙相入的典型。

从秦到唐,犬牙交错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惨痛历史,估计后世统治者还是会以山川形便来作为划分政区边界的原则。宋王朝充分吸取了汉唐王朝的衰败教训,从立国之初便大范围调整政区的结构,绝对不让割据势力有萌芽生长的可能。

中国古代政区山川形便区划的原则与边界的概念几乎是同时形成的,至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国之间的边界就是以山川或者大河作为分界的。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山川形便的行政区划非常有利于这一区域内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所以在政区开始设置之时,统治者们都会考虑将山川形便作为政区划分的首要原则,但是后来大量地方割据势力,占据险要的山川与大河而成为一方政权,独霸一方与中央抗衡,这样的势力在中国屡见不鲜。 所以后来的统治者就意识到了山川形便的不利之处,就开始选择另一种政区划分方式犬牙交错来维护自己统治。 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因时制宜的选择,这就是政区边界划分背后的历史逻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9
是有一座山的区域来划分,有的还会建一座城墙来划分两条的边界。
第2个回答  2020-06-29
古代政区的边界线大多是通过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这些天然的屏障来划分的。
第3个回答  2020-06-25
古代政区的边界是由朝廷划分的,朝廷一般都是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划分边界,然后委派朝廷官员管理各个政区。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