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和唐朝这两朝在选官程度上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如题所述

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覆核;覆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这与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

唐代官吏选拔的途径有三种,即门荫,杂色入流和科举。
唐朝对门荫入仕有严格的规定:一是有封爵者可由子孙承袭;二是皇亲可按关系的亲疏叙阶授官;三是散官,职事官三品以上的曾孙,五品以上的子孙,二品勋官的儿子可以资荫入仕。门荫如仕可通过学馆入仕和直接以门荫入仕。通过学馆就是充当弘文管,崇文馆(三品以上子孙)或国子学,太学(五品以上子孙)的学生,学成后通过考试入仕途。 直接以门荫入仕则需要先充当千牛和三卫(皇帝或太子的侍卫),期满后兵部考试合格,再送吏部考核,合格者授官。
杂色入流主要有品子,勋官和流外入流。品子由文武六品以下,勋官三品一下五品以上的成年子充任。需轮流到三品以上亲贵的家中担任侍从或缴纳品子课钱,十年期满后经兵部简试,再送吏部考核,合格者即可授官。 勋官需轮流番上服役,供京城诸司和各州驱使,不服役这需缴纳课钱,服役或纳钱期满,经兵部考试合格,可授予散官。
科举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其中秀才科为最高科等,主要考试国家策略,但因为难度太高考生视为畏途,故很快就被废绝了。 明经主要靠儒家经典。进士主要考帖经,杂文和对策。明法考试律法。明书考试《说文》和《字林》,并要通训诂。明算考试算经。只需考试合格一科就获得相应的称号,譬如进士科考试合格就称为进士及第,明经科考试合格就称为明经及第,不过这仅是个称号,要想做官,还需到吏部参加铨选,经过体貌,言辞,书法,判决书四项铨试,再结合各项规定,才能授官。

以上是摘录部分,关于楼主所说的实质性问题,我表述下个人愚见:汉朝时候的儒家思想其实还是比较重视个人的修养,这种修养不仅包含狭义的个人修养,也包含更为广阔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素养及抱负,儒家对于个人的品性要求其实应该算是居于其能力之上,因此察举制是具备其历史环境的,因为察举制重点就是全面考察人才的品性之后才会举荐。但是统治者当然知道下面各级官员的私心作祟和各种托关系,所以考试来实际评判被举荐人的能力就是必要的。这种双保险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维持当时的用人需要。而唐朝在建朝初期,虽然经历了隋文帝的科举新风,使得世家政治轮流更替的情况开始有一丝裂缝,但是本身李唐就出身关陇贵族,与其他世家有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所以哪怕唐太宗雄才大略,试图改变这种贵族集团把持朝政的陋习,但是这从一开始就注定只能是局部改良,在政治上拉拢外戚贵族来打压其他世家,所以科举制下出来的状元们仍然是贵族子弟占据绝对优势,门荫,杂色入流和科举三种形式的核心仍然是以世家贵族为重心。任何一种人才选拔的改革都需要了解和相应在某种程度上克服巨大的历史政治规则,这背后的看不见的力量就是社会权重因子的集中方式注定了各种制度的服务目标与制定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7
汉朝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州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察举及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征辟,包括皇帝征召与公府州郡辟除,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制度。这两种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制度; 唐朝继承完善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第2个回答  2013-09-26
汉朝的是看门第的 那些世家几乎掌握了官员选举制度 有可能威胁到皇权 而唐朝是科举制 平民有也可以变贵族了 是皇帝给了他们机会 所以对皇帝更忠心 对巩固皇权有很大帮助 实质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皇权的加强
第3个回答  2013-09-27
汉朝都是贵族出身才能做官,,唐朝是科举制,,一定程度反应了皇帝要打破贵族的门阀实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