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很爱什么他什么的品格使他成为明朝著名的什么家?

如题所述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散文家。自幼好学,早年师从散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少负文名,元至正九年(1349年)被荐为翰林编修,他固辞不就,隐居山中。朱元璋称帝后,任命他为文学顾问、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洪武二年(13649年)奉旨修《元史》,后因涉案被谪茂州(治今四川茂县),途中病故,正德时追谥文宪。

宋濂推崇宗经,认为只有孔子之文“才称之为文”,“六籍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子次之,欧阳子又次之”(《文原》)。他擅长散文创作,尤以传记文成就突出。代表作《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等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艺术成就较高。他的写景散文数量亦不少,文笔清新,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涧修禊诗序》、《环翠亭记》等。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

守信好学
宋濂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境贫寒,根本没有钱上学。每次看到小伙伴们坐在书院读书,宋濂都特别羡慕。左邻右舍看到宋濂如此渴望读书,就帮他出主意:“既然你没有钱上学、买书,不如四处借书看。”宋濂一听,果然是个好主意。这样既不会增加家里的负担,又可以看到书,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宋濂就向村里的李秀才借书。李秀才见小宋濂如此好学,欣喜万分:“这桌子上的书,你随便拿吧,三日之后归还,然后再借另一本。”宋濂见李秀才如此慷慨十分高兴,就认真地挑了一本,千恩万谢地走了。回到家中,宋濂立即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连吃饭的时候也不肯放手。眼看还书的日子要到了,可书还没看完,怎么办呢?为了不延误归还日期,宋濂决定把书连夜抄好,以后有时间再慢慢读。

当时正值寒冬,夜晚更是寒风刺骨,可是宋濂仍挑灯抄写。母亲心疼地说:“孩子,还是等天亮再抄吧。再说,人家又不是等着要这本书,你再找他宽限几天不就行了吗?”宋濂搓着冻得发紫的小手说:“娘,给人家说好的还书日期,到期就要归还,这属于信用问题。倘若说话做事不讲究信用,别人又怎么可能会相信你、尊重你呢?”转眼间几年就过去了。宋濂已不满足于借书、抄书,为了继续学习,他决定去远方的山上拜访一位隐者,并且提前与隐者约好了见面的日期。谁知出发那天,竟下起鹅毛大雪。宋濂拜师心切,挑起行李就要走。母亲心疼儿子,阻拦道:“这样的天气怎么能出远门呢?你还是改日再去吧。到时候告诉老师,他肯定不会怪你的。”

宋濂明白,母亲怕自己在路上发生意外。可是他说:“娘,拜师失约,这可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呀。您放心,我会小心的。”说完,就迈进风雪之中。宋濂好不容易到了老师家里,老师看清楚是宋濂时,不禁一愣,他本来以为下这么大的雪,宋濂是不会来的……老师感动地说:“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大出息!”果然不出老师所料,后来,宋濂成为明朝著名的大臣、文学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