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小行星(或彗星)要撞击地球,用这种方法拦截是否可行?

我曾经看过一篇科幻小说,讲的是公元2100年,一颗直径达到数百公里的彗星要与地球相撞,并将可能会导致整个地球的毁灭,以及全人类的灭亡。危急时刻,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世界上所有科学家都来出席此次会议。会议中商讨了很多方案,最普遍的就是使用核弹来炸毁这颗彗星,只是,这颗彗星体积太大,即使把全世界所有核弹假起来,也无法将其动摇,所有方案,不是难度太高,就是在现实中难以实行,即使是模仿《陨石大冲撞》里的情景,派人到彗星上,再在上面钻洞,植入核弹,在现实中也很难实现。最后,是某国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方案,该方案的内容是是制造一个超大型的核火箭,把它发射到彗星上,该火箭能同时具备穿甲弹和钻地弹的原理,在击中彗星的同时,能钻入彗星内部,并最终能直抵彗星中央,在那里实行核爆,从而从内到外将整颗彗星炸成碎片......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方案在现实中是否可行?具备了穿甲弹和钻地弹原理的核火箭是否能成功钻入彗星内部?如果能,该火箭的体积必须要有多大?撞击的速度要必须要有多高?请大家具体回答一下,谢谢!

不管2100年的科技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在现在看来太不现实。彗星的主要成分是坚冰和岩石,如果像所说的“即使把全世界所有核弹加起来,也无法将其动摇”,那这颗彗星基本上不可能穿透了(人类上世纪70年代初的核储备就足够将地球表面反复摧毁16遍了)。

火箭穿透主要靠强大的推力为惯性提供保障。火箭越大则惯性越大,但也越难加速。火箭越小则压强越大,但会使核燃料携带不足。美国五角大楼方面宣传的中国秘密研制的“北星之光”洲际导弹携带21组共63枚弹头,其中21枚为钻地弹头,最大深度为50米。如果消息属实,即使在未来的十几年这也是世界顶尖水平。如果研制单个的钻地导弹,针对一般的岩石土层结构,最多打入不到100米深(还得是特殊条件),2100年能否穿透至少100公里厚的彗星?我看难说。

就算届时人类突破了技术障碍,要击入其核心,速度起码不少于第二宇宙速度(还得保证导弹足够狭长),导弹体积、质量、核载荷、速度等因素又相互制约,方案还是行不通。

其实直径数百公里的彗星,以人类目前的核能力,将其迫离轨道还是可以的,成本也不高(2100年运载技术应该很先进了),让彗星和我们擦肩而过,是最好的办法。否则即使将其击碎,万一这些碎块进入地球轨道,满对如满天流星般的打击,我们恐怕想防都来不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13
科学家打算这么拦截小行星
方案一:用核弹炸毁小行星

据我国国家天文台的李竞研究员介绍,科学界目前“拦截”小行星的设想方案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其炸毁,破坏掉;另一种则是改变它的运行轨道。

对于第一种解决办法,有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利用核导弹攻击向地球袭来的物体———就如同好莱坞影星布鲁斯·威利斯在《哈米吉多顿》电影中采用的方法一样,如发射一个火箭、一个导弹,把它炸掉。

“炸毁”的办法在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是,李竞研究员介绍说,在炸毁之前首先要对将要撞向地球的小天体的本源进行研究,看它的组成元素是铁质的还是硅质的,如果是硅质的,因为它质地比较松散,就可以利用导弹或者其他的核装置进行攻击将其炸毁,但是如果是铁质的,是一个坚硬的“铁疙瘩”,就要采取改变轨道的办法。

弱点与质疑:“炸毁”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因为,核爆炸的后果难以预料。李竞研究员说,“弄不好,炸掉的碎片会向地球散落,人们将对它们失去控制,使人类更深受其害。”

在使用核武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地球上所有积累起来的核武器只够用来炸毁一个直径9公里的小行星,而且还得准确地击中小行星的中心才行。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朱进也认为,由于人类还没有掌握向外空直接发射武器的能力,这种方法不一定有效。当小行星很遥远时,人们无法观测到它的物质属性;而对于一些松散结构的星体,爆炸所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方案二:用机械力改变轨道

更多的科学家在考虑改变小行星运行轨迹的方法。李竞研究员介绍说,第一种改变小行星轨道的方法,就是发射人造天体,将其发射到太空后,把它调整到和小天体(或称小行星)平行,并使两者的相对速度为零,即人造小天体的运行速度等于小行星的运行速度,然后用机械推它一下,它就会改变轨道。

弱点与质疑:李竞研究员认为,这是比较稳妥的办法,但是要经过不断的、充分的试验,不能有任何误差存在,难度比较大。如果第一次没有推成功,还要发射飞行器对它进行跟踪,再在合适的时候推它,改变它的轨道。

方案三:改变颜色以改变轨道

第二种改变轨道的方法是改变小行星的表面颜色。李竞研究员说,如果原来小行星是灰的,可以将它变成纯黑,物体的颜色可决定吸收热量的多少。“这样可以改变它的反照率,颜色改变后它的吸热情况就会有所改变,黑色可以降低反照率提高吸热率,从而提高整个行星自身的温度,对它的运行轨道产生影响;也可以把它变成白的,使它变冷,效果是一样的。

弱点与质疑:改变小行星颜色可以改变它的轨道。但前提是,需要大把时间积累推力,而且还需要深入研究并随时监控对小行星轨道的实际影响,否则,抵御小行星撞击的方法也可能导致它更直接地撞向地球。

另外,因为对地球能够产生威胁的行星的直径都在一公里以上,整个工程也将是极其浩大的,而以笔者愚钝眼光看,人类显然没有时间从小行星身上提炼到足够改变小行星彩色的涂料,那么多的油漆涂料,怎样运到小行星上,要派多少人去完成这么伟大的刷漆任务?据报道,美国航天飞机每公斤有效载荷入轨费约1万美元。直径为一公里的小行星大约需要油漆523吨。就算不计买油漆的费用,要把这些油漆运上太空所需的运费大约将近52.4亿美元。

方案四:用爆炸法改变轨道

用爆炸的方法也可以实现小行星轨道的改变。对于组成元素是铁质的、结构结实的行星,李竞研究员认为,可以利用导弹或是核装置对其进行攻击,理想的状态是将它炸成一分为二的两部分,这样质量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质量了,轨道也就跟着变了”。

弱点与质疑:目前这些理论上的探讨,都是在理想状态下才能进行的,实际中不能有一点点的误差存在,难度之高可以想象。

方案五:给小行星安“太阳帆”

这种方案要在小行星体表面上安装一台大型火箭发动机,或者一个“太阳帆”,把行星从地球的轨道上推开。发动机将被一个常规火箭发送到小行星上;然后,发动机自己固定在小行星上,开动发动机,把小行星推离它原来的运行轨道,从而使它错过与地球相撞的机会。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把一个“太阳帆”附着在小行星上,而不是发动机。利用常规火箭把这个帆发送到小行星上,并把它植根于小行星体的表面。这个帆一旦附着在小行星表面上,它就能够吸收由太阳放射出的光子,从而像风吹动一条船上的帆一样,把小行星推离原来的轨道。
第2个回答  2008-05-31
你说的电影我是看过了。。
我觉得电影都比你说的方案来的现实
真的。。
希望这么说不会太刺激到你
我这么说是因为
第一。。
运载方式不现实核火箭??
你指的核火箭是火箭燃料还是其性质跟核导弹一样??
第二。。
火箭具备穿甲弹核钻地原理
火箭具备穿甲弹功能?我不知道在2100年会不会实现
但我保证现在是实现不了了。。因为穿甲弹原理跟木匠订钉子一样
以下是我找到的关于穿甲弹的资料
【如果大家留心观察木匠用气钉枪往木板中打钢钉的过程,就会发现:随着木匠师傅们的操作,钢钉一颗颗齐根没入了厚厚的木板中。大家可能会奇怪,钢钉怎么就轻易地打进木板里面了呢?这主要是由于气钉枪给了钢钉很大的初速和动能,凭借着高速和强大的动能,钢钉钻进木板里面就非常容易了。穿甲弹的穿甲原理和钢钉穿透木板的原理是一样的。

穿甲弹素以强拱硬钻而著称,也就是俗话说的硬碰硬。它主要靠弹丸命中目标时的大动能和本身的高强度击穿钢甲。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击穿目标的装甲,没有一副硬朗的身子骨是不行的。因此,穿甲弹的弹丸,都是用比坦克装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钢、碳化钨等材料制成的。穿甲弹个个都长着非常坚硬的脑袋壳(即弹头),是坦克、装甲车辆的死对头。当然,对付混凝土工事,它也照样当仁不让。发射时,穿甲弹丸在膛内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一触及目标,就会把钢甲表面打个凹坑,并且将凹坑底面的钢甲像冲塞子一样给顶出去。这时候,弹丸头部虽然已经破裂,而弹体在强大惯性力的冲击下,仍会继续前冲。当撞击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引信被触发点燃,就引起了弹丸装药的爆炸。这时,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可产生数十吨至数百吨的高压,从而杀伤坦克内的乘员、破坏武器装备。

现在我们知道,穿甲弹的穿透能力主要来源于弹丸运动时的动能。而要增大弹丸击中目标时的动能,就必须提高弹丸的速度。我们现在使用的穿甲弹,除了用长管火炮发射外,还都将弹体做成流线型或长杆形,就是我们常说的脱壳超速穿甲弹。因为脱壳超速穿甲弹的弹丸形状像支长箭,所以,还有人称它为箭形超速穿甲弹。脱壳超速穿甲弹的穿甲本领更强。】
所以以目前的状态和科技我想用穿甲弹不可能。。因为我想彗星上不会有空气吧。。而且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不可能用“穿甲弹”
还有就是你的钻地原理
目前的钻地导弹原理是使用钻地动能来实现。就是使用第一次爆炸把地面炸一个坑。。然后利用爆炸动能把最后的弹丸打入地下。。
假设真的出这个玩意了。。能保证在一个弹体上而且还是核弹体上装串联装弹丸而且还保证不损伤的爆破用的弹头?
最后一个问题。。火箭有多大。。
我想多大的火箭都解决不了你最基本的运输问题。。。
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材料。。

愚人拙见。。仅供参考
2分先拿了
第3个回答  2008-06-08
“深度撞击”这一实验深入探测了慧星的内部结构,同时也把定向拦截小天体变为可能。

“深度撞击”撞击器“击中”目标

新华网洛杉矶7月3日电太平洋时间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地面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炮轰”彗星大片正式上演,整个程序花了3.7秒。
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始于1999年11月1日,美宇航局于2005年1月12日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4日撞击彗星之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1号“亲密接触”的激动人心时刻。
撞击器击中彗星的彗核后,会在其表面轰出“弹坑”,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供研究。据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
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希望借助此次撞击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美宇航局专家表示,这次撞击不会改变彗星的轨道,也不会对地球构成危险。

另外,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炸碎彗星听起来似乎是可行的,但是彗星裂开后的碎片同样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如94年的SL9彗星与木星相撞(详见我给的链接)
因此,拦截这一方法对小行星也许可行,但对彗星就要冒比较大的风险了。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发射导弹等方法改变彗星的轨道而不炸裂彗星。
第4个回答  2008-06-01
核武器不是万能的。

钻地弹每向下前进一米需要的能量就会成几何级数增长。目前的核钻地弹也就能够钻下去60多米,就算将来科技发展了。一两百米就是极限。这样的深度对于直径上百公里的彗星来说不过是一层皮。诚然,彗星的物质十分不均匀,打到薄弱环节也许能打很深。但是正好打中这种位置的可能性等同于500万大奖。还真的不如直接上去钻井。

彻底炸开一个彗星需要多大的当量?不知道那些科幻小说家有没有计算过?那可是直径几百公里,而不是几百米。明说的,就算把全世界的核弹头加一起都不够。如果这些核弹头在彗星的浅表面或者附近爆炸,多多少少还可以把彗星推离轨道,如果在彗星的核心爆炸,明确地说,不可能彻底炸碎,就算彗星的结构较为松散,大部分大块的碎片还是会聚成一团,最后落入地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