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唐诗《采莲曲》作者是谁

送积分,先到先得,本人推出唐诗三百首系列问题!

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释】: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采莲曲
作者:【崔国辅】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指水塘边。“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是活而有力。“玉溆花争发”,这句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很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傅经顺)
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争发, 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 并著木兰舟。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指水塘边。“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是活而有力。“玉溆花争发”,这句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很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采莲曲二首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采莲曲
作者:【李白】 年代:【唐】 体裁:【乐府】 类别:【未知】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溪边:又作溪傍
香袖:又作香袂
采莲曲
作者:【刘方平】 年代:【唐】 体裁:【乐府】 类别:【未知】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注释】: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

首二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诗一开头就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荆歌”二字进而渲染了江南气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此处“艳”字用得极妙,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外貌,一字传神,足可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媲美。联系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红色的晚霞给她披上了绚丽的衣裳,给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也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我们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啊!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这具“象牙微雕”是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灵逐层深入,情景兼容,由于诗人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28
采莲曲

十五岁那年,我得了种怪病,脸上布满了暗色红斑。
父亲带我访遍了方圆数百里医家,尝尽搜罗的各式奇异偏方,却仍是不见好转。
好在此斑无痛无痒,只是有碍容观,家人日久成自然,不再多作理会。
我虽心急,可眼望因承付昂贵药费而日渐清贫的家境,却也不便多言。渐渐性情大变,不再复昔日的欢歌笑颜天真浪漫。
深居浅出的日子慢慢演变成诗词歌赋相伴的岁月,我独自徘徊其间,愈觉其乐无穷,竟不再孤寂难耐。况且,紫菱几乎每日都会抽空来陪我,告诉我一些邻里趣事,我虽不常外出,亦可感知尘世的变幻。
紫菱是我唯一的好友,我俩自幼情同手足宛如亲姊。引她之言,紫菱菡萏皆自水生,今生来世当永为同胞。
今年夏季,坞中莲花远胜昔往。黄昏时分,紫菱总会备好小舟,约我同入荷塘。
菡萏飘香十倾连,舟动水移涟漪远。罗裙玉腕轻摇橹,菱歌轻扬晚风酣。
紫菱最喜听我在碧叶粉花间吟唱古曲,尤爱那首李白的《采莲曲》:
若耶溪旁采莲女。
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
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
见此踟蹰空断肠。
每每唱罢,紫菱总会感叹:“菡萏,你真是咱们莲花坞的才女。”
我低首凝视水中的朦胧身影,黯然无语,这样的容颜,纵是才情盖世,又有何益?终不过是韶华弹指逝,知音苦无觅。

五年一度的“荷花会”即将来临,坞中的适龄女子皆忙于准备,以企荣得“芙蓉仙子”之美誉。
紫菱亦兴致勃勃。一日,怀抱素缎奔入我处:“菡萏,你心灵手巧,可否帮我缝制新裳?”
“紫菱原本闲散女,何事扰得春心动?”我含笑调侃。
素来爽直的紫菱竟脸泛红晕:“菡萏,你可知为何今次‘荷花会’盛况空前?听闻因有江南第一才子楚云飞参与评选,更有消息说,此次楚云飞前来暗隐择妻之意,若得他之青睐,自是福自天降,终生有依。”
我微怔。楚云飞,虽未曾谋面,却久闻其名。传言不仅文武双全,更生得俊逸英挺气宇轩昂,早已是众多女儿的梦中情郎。而我,亦无数次勾勒他的影像,期盼今生有缘相遇,把盏品茗昼夜畅谈。如今,他将近在咫尺,却未知,缘深缘浅。
心潮涌动,意念难平,我掩饰地伸手轻绕发梢:“紫菱你放心,我自会竭力为你制做新妆。”
夜阑人未眠,月昏灯为伴,针针寄情思,线线含夙愿。自知难与君相见,君却可睹菡萏衫。
我采莲开之景,取莲洁之意,以粉花为主,绿丝为缀,设制出了一件前所未有别具一格的“芙蓉衣”。
当紫菱换上新装时,当真宛如刚从莲丛走出的芙蓉花仙。
我突觉心酸,若非面庞的红斑,我绝不逊色紫菱那如荷般娇嫩的容颜。可事已至此,只可怨苍天喜好戏弄人间。
心绪紊乱,辗转梦远。我乘月夜静谧,独驾小舟荡漾花间。
月光轻寒,清风拂面,水波潋滟,莲影翩翩。
我拈取莲子送入口中,淡涩的滋味弥漫心间,不由得咽泪轻叹: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青春苦无渡,侬心有谁怜?莲尽曲散人空闲,残塘寂寞惟水寒。

经不住紫菱的再三游说,我终于同意陪她参加“荷花会”。
迎曦晨起,着淡绿衣衫,以薄纱掩面,伫于镜前时,竟有些许的陌生感。身形婀娜,长发如缎,我虽无俏丽娇美的容颜,却自有一股如莲的清雅气息浑若天然。
紫菱乍见,欣喜惊赞:“好动人的菡萏!”
我抿嘴轻笑,回望紫菱,心中已有巨强的预感,芙蓉衣映芙蓉颜,不是花仙胜花仙,今年的芙蓉仙子当属眼前。
果真如我所料,紫菱在竞技中一路遥遥领先,若再胜一题,便可摘取白莲花冠。
“最后一题将由江南第一才子楚云飞公子命出,请大家稍候。”坞长朗声宣言。
全场无语,静候楚云飞登台。我亦屏声息气,翘首以待。
玉冠白衫,望之非凡;文采精华,皆隐眸眼。
睡里梦间飘浮的幻影终于清晰呈现在眼前,我心如风皱池水碧波泛滥。
“久闻坞中女儿擅唱《采莲曲》,昨夜偶得一曲,果真词曲音皆为绝美,在下唐突,想于今日盛会再饱耳福,故欲以此为题,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楚云飞彬彬有礼地作揖一周,全场皆高声呼好。
我闻听此题暗喜,紫菱平素听我吟唱甚多,虽只学得十之二三,却也远超旁人了。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果然,紫菱的一曲《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赢得满场喝彩。

我悄然退出熙攘人潮,没有留看紫菱的戴冠仪式,始终无法顺应这种喧嚣。
驾舟进入藕花深处,忍不住悄然泪落。紫菱此时该是头戴花冠巧笑嫣然吧?楚云飞的目光中是否已燃起了爱恋?
而我,终不过是一朵暗夜水莲,只能孤独地盛开在清冷的月色中,不知何时,才会有人识得其颜色与芬芳。
掬取莲叶间残留的珠露轻拭面颊,心渐渐平静。绽放,只为证明自己也曾有过美丽,又何必在意是否会有人欣赏?!
我微闭双目,双手合十,为紫菱祈祷,愿她与楚云飞执手偕老,天涯永相伴。
“菡萏。”
是紫菱,我睁开双眼,紫菱的白荷花冠在阳光下灼灼闪闪。
“紫菱,恭喜你。”我由衷地伸过手去。
“菡萏,你才是莲花坞中最出色的女子,若非平日常与你相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我怎能获此殊荣?”紫菱怜惜地抚了抚我的面颊,摘下花冠,欲置于我发上。
我赶紧躲闪:“紫菱,我谱得新曲一首,现唱与你听,可好?”
紫菱闻言即刻托腮静坐:“好啊,你知我最喜欢听你吟唱。”
“采莲复采莲,莲池水滟滟。鸭儿叶间戏,白鹭花下眠,青蜓蓬尖举,彩蝶荷边翩。
采莲复采莲,莲池水涟涟,清风曳云裳,红朵耀素颜,皓齿菱香染,玉指藕丝缠。
采莲复采莲,莲池水浅浅(注:此处读作尖JIAN,形容流水声)。霞隐月初起,舟满人未闲,逐舳相掷鲤,桨歌归唱晚。”

“妙,好一个‘舟满人未闲,桨歌归唱晚’!”
突地从邻近荷丛传来赞叹。
我愕然收口,呆望着楚云飞从花叶间缓缓驶来,月白的衣衫随晚风轻扬。
“菡萏,楚公子自昨夜听你吟唱《采莲曲》,一直念念难忘,所以才会在荷花会上出那样的题目,想借此重逢。”紫菱笑拥我肩,“未经许可即带楚公子前来,还望不要见怪。”
怎么会见怪?如何去见怪?能够如此接近地与他相望,我心已是无比欢畅。
对视虽无语,荷香传心意。
他的眼眸深邃如潭,似有无尽情丝缠绵。
终于,他伸过手,眼光笃定。
“跟我走。”
三字如晴空霹雳,震得我脑际一片空白。中蛊般将手置于陌生的掌心,真实的体温让我不再疑心梦幻。心思难言,任泪珠渐渐模糊了双眼。
恍惚间,听到紫菱惊呼:“菡萏,你的脸……”
我这才忆起面颊上还有那些极为难看的红斑,心中一寒,跌倒在船舷边。
探头望向水面,刹时也如紫菱般呆怔了,那水中的容颜,分明若晨开的新荷般净洁娇艳。
原来,这一切真是上天的刻意安排,只为了要我在茫茫尘世间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真爱。
……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

夜雨涨秋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