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应”问题》

如题所述

木刀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确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是我们要辨证地来看这个所谓的“适应”问题。 首先,“适应”是相对的,其次 ,“适应”是在不断变化的。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在它的早期和中期,“相适应”是主要的,并不断增强这种“适应”程度。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还能够容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维护生产资料私有方面仍有余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两极分化日深日甚,资本主义的痼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即“不适应”成为“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这里的分界点大致可以用资产阶级所发明的吉尼系数来表征。而吉尼系数恰恰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来量化利益最大化程度与无产阶级反抗预期的综合指标。可以说,吉尼系数越低,社会越安定和谐,资产阶级收益(剥削)越少。相反地,资产阶级收益(剥削)趋向最大化,社会趋于动荡瓦解。 总的来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保障私有制的确立是不断“相适应”的,但他最终会被“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矛盾造成的力量所冲跨,所以又是“不相适应”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是既“适应”又“不适应”,并不存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会“自动”适应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首先,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形式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社会“搬”来的,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上层建筑形式在本质上不可能为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服务,然而作为历史上首次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还没有可能采用真正适应公有制的上层建筑形式。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凭空”发明一个“形式”来使“适应”问题得到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适应”问题,马克思提出“炸毁”国家机器的办法,但那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提出的。我们现在的生产力低下,自然不可能直接采用,但马克思在考察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时提出了一些标准。毛主席的办法是逐步地“炸毁”部分国家机器,同时在“破”的过程中从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中提取有效可行的新形式(“立”),在不断的“破”和“立”的过程中,最终完成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适应”这个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必须面临的问题。实际上,这正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基本实践课题。 所以,按照上面的分析,在社会主义社会,在初期,主要表现为“不适应”,在不断地革命实践中,逐渐完善上层建筑的形式,最终达到完全的“适应”。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社会学意义。 大家会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初期既然是“不适应”为主,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初期所产生出来的那种生产力的活力“爆发”现象呢?显然,我们都看到了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普遍“破产”,这就只能用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形式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的“不适应”来解释。而生产活力“爆发”现象的迅速消退,更进一步说明这种“不适应”的程度之强。 因此,我们从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国际现象中,再一次验证了马克思关于“彻底炸毁旧的国家机器”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如何“炸毁”呢?这就是毛主席晚年竭力探索总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因此,我们就可以充分解释,文*革中何以会有那么多而且普遍出现的“无序”现象。文*革的“无序”正是“炸毁”实质的表征。 至于我国的现实,正是这种“不适应”作用的结果。而这种“不适应”作用的充分发挥,也是由于“不适应”而产生的修正主义集团的推波助澜而产生的。 至此,我们应当对“适应”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了。 以上看法,供大家参考,错误之处,希望大家尽力提出。文章引用自:原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