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 “三七”有什么规矩?

如题所述

这是一片故事,里面就是丧葬的过程。

算是了结了一桩大事:奶奶的三七结束了。舒口气先。
尽管小时候也参加过不少葬礼,但正因为是小时候,记得的是在当时的自己看来非常劲爆的事情。比如说从大瓮里拖出一条剥了皮的长蛇,它还能在瓦楞间扭动,虽然拖这条长蛇出来的意义我忘了。再比如说给死者换衣服,我凭借瘦小的身躯灵活地挤进忙活的大人中,瞪大了双眼看人体构造……还比如说……哎呀,举不出例子来了。看看我这从小就破的记忆力,sigh吧。

这次的丧葬过程体验得比较完整,但也体验得比较疲惫,在不停的折锡箔、磕头、肩膀酸重(飘飘上身?)中度过。
以下,全是乡下的各路丧葬规矩,不包括详细的意义讲解。
初丧
领回尸体后(因为并不是死在家里),换下脏衣服,擦干净身体,换上新衣服,佩戴首饰如戒指耳环之类。盖上干净的被单,脸上必须覆一块方今遮住所有五官。床榻摆放于客厅,众人一一磕头。大门外放有一小碗,碗中清水过半,其上放一双筷子,头朝内朝外已忘。众人折锡箔变元宝,装麻袋无数,乃阴间钱财。折锡箔的方法多种,除元宝外,还需72个荷花亭,挂于床头,意义忘。黄草纸折成买路元宝。
剪麻布,披头上。儿辈腰间扎草绳,扎麻腰带,臂戴黑纱;孙辈只扎麻腰带,头披麻,戴黑纱;旁系同孙辈。麻布、黑纱的尺寸根据辈分有所不同。这是传说中的披麻戴孝。
因是猝死,无法立刻通知到所有亲戚,于是向殡仪馆借了个冰棺,放置一夜。其间,必须有亲儿子们守夜,女眷可以去休息,孙辈也可以。
第二天一早,先伺候好死者吃,然后活者吃,吃前磕头。
出殡,男眷负责抬棺上灵车,女眷负责哭丧。大儿子需凡事带头。抬出客厅前,需撑一把黄阳伞。抬好后,地上以石灰划出一小块地,众人持香正反方向走三圈。灵车开动。其间女眷必须狂哭,媳妇大喊“亲大人”三声,大媳妇带头,否则死者下去之后会被“别人”当小孩子;女儿大喊“亲娘”。
灵车上需有人负责沿途扔买路元宝,以求众神众魂开道。道地的话,一路上还需吹打。
火化回来,需选择另一条路线。骨灰盒在前,花圈在后。踏过火堆,手沾水。
摆放好骨灰盒,继续磕头。旁系将各自的丝绸被面悬挂起来,以表悼念。
下午火烧死者行李,包括两个衣服包裹,一根挑包裹的木条,一张床,一把椅子等。床上的寿衣摆放成人形,口袋中,周围,放满锡箔元宝。烧前先用扫帚赶跑某些东西(野飘飘),以石灰圈地,在东南西北四角各燃烧一小堆锡箔,持香正反方向走三圈。一把火烧。不可回头,照另一条路线打道回府。仍然踏过火堆,手沾水。
头七、二七
直系子孙齐到,磕头,折锡箔。
办丧事
通常做五七,也可以做三七,看小辈方便与否。
做七需宰牲,灵台摆放物有:活鸡,拔剩尾部的毛;活鱼,只去鳞;猪头,不做处理;豆腐皮,据说用来做垫下巴的手绢;面团捏出并蒸熟的猪头、小圆子、手、舌头;糕点水果等等。摆完死者的,还要摆老祖宗的酒盅碗筷。必须在没有鸟鸣的时候摆放灵台(这该起多早!)。其间,仍须有女眷哭丧。
中午、晚上请有来往的亲戚吃豆腐,并收账。
下午,火烧纸扎的房子,船,躺椅、库间、子孙桶,以及各个花圈。初丧烧的是死者自己的东西,做七烧的则是小辈的拜礼。步骤同烧行李,只是多了浇花一项。即使花圈都是绢花,也必须象征性的浇浇花,浇花桶也要烧掉。纸扎的东西里放满锡箔,使死者钱财无忧。
另外,还要放炮仗,出门三支,回家三支,意义不明。
七七,又称“断七”,丧期至此结束。以后只需清明、周年时扫墓祭拜。

真累。好,睡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