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 核心思想是什么 ?

文言文,有难度。。哪里有翻译了的版本。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扩展资料

综述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5

1、文学思想: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

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

2、政治思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

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3、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扩展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 ),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参考资料: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道”,“道”又是如何体现在个人和社会上呢?老子提出了他的核心思想——“无为”!到底什么是“无为”呢?是很多人认为的不作为么?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么?我觉得这是我们后人对老子的误解,更是对道家思想的误解。其实,从全文来看,老子的“无为”绝对不是不作为的意思。
先看第一章,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开始就定了“无”和“有”,我相信在他的核心思想中的“无”就是“天地之始”的意思,否则按照老子言简意赅的风格,根本就没有必要在一开始给“无”和“有”作定义。所以“无为”可解释为“做在天地之始该做的”的意思。按照这个意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通《道德经》中提及的“无为”,更符合老子的思想原旨。“无为”是在事物起始阶段的时候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万物尚未成形,没有竞争,没有邪恶,处于混沌状态,婴儿未孩之态!所以老子想方设法让“圣人”将事物回归到“无为”状态,“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故“为无为,则无不治”,“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在“无”的阶段,它的特点就是没有竞争、没有欲望,更谈不上失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1-12
古今注解《道德经》的专家学者多如牛毛,但真正的大家只有五个,分别是:
第五位:傅佩荣
傅佩荣是当代知名的国学大师,著作颇丰,影响广泛,非常活跃。他最好的作品当属哲学普及性著作《哲学与人生》,同时,傅佩荣也广泛注解了各种传统经典,如《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等,但他的注解常识性普及的价值更高,专业水准尚有欠缺。他对《道德经》的注解著作比较多,也比较杂,显示出其名利心比较重,同时,他的《道德经》注本漏洞颇多,经不起深入推敲,但他对《道德经》文本的完善有一定贡献,而这个贡献很大程度上是站在陈鼓应的肩膀上完成的,因为其所校正之《道德经》文本和陈鼓应的相似度极高。
第四位:陈鼓应
如果说当代哪个人的《道德经》注本流传最广,非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莫属。陈鼓应和傅佩荣一样,都是中国台湾省学者,但与傅佩荣不同的是,陈鼓应相当低调、谦和,具有典型的学者风范。陈鼓应在注解《道德经》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其对版本的论证和推敲,是他对流行本《道德经》进行了初步的定型。同时,陈鼓应对《道德经》的注解也超越了王弼等前人,更趋向于成熟。但也只能是趋向而已,因为他的注解和傅佩荣一样,漏洞很多,经不起深入推敲,带有明显的以儒释道的痕迹,从而偏离老子《道德经》的本真颇远。同时可惜的是,后来他又根据帛书本和竹简本,对《老子今注今译》进行了修正,这个修正有点画蛇添足,因为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帛书本和竹简本比流行本更接近老子《道德经》的原本。
第三位:河上公
历史上第一个大面积流传的《道德经》注本是河上公的《老子真经注》,又名《河上公章句》,也就是说,河上公称得上是《道德经》千古流传的第一功臣。虽然《河上公章句》更多的走向了方仙道方向,离老子《道德经》的本来面目有点远,但并不能遮挡他对《道德经》传播的巨大贡献。
第二位:王弼
王弼是《道德经》传承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式人物,经他校正过的《道德经》文本是史上流传最广的文本,也就是今天所谓的“流行本”。王弼本基本上等于中国人心目中的《道德经》,也就是说,是王弼让《道德经》以合理而正宗的面貌流传了下来,这个贡献无人可及。但王弼对《道德经》的注解却乏善可陈,也许是因为他注解《道德经》时年纪尚小的缘故吧,但王弼的注解对后人提供了很多启发,这个贡献同样很大。
第一位:与无尤
把与无尤排在第一位,也许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如果你看过《与无尤对位译解道德经》,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与无尤是大陆的独立学者,其对《道德经》版本的完善与注解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可以说与无尤是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经》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道德经》传承史上继王弼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有史以来,与无尤是第一个把《道德经》的内核清清楚楚的挖掘出来的人,是第一个把《道德经》的思想无死角的逻辑清晰的挖掘出来的人。《与无尤对位译解道德经》逻辑之清晰,思想之完整之精准之深刻,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在众多的《道德经》注家里,与无尤是唯一一个彻底领悟了《道德经》本真的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无尤对于前面四位的优势是肉眼可见的,甚至是碾压式的,故而无需多做解释。
第4个回答  2013-05-25
翻译版本太多了,道德经泱泱五千字,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 大儒圣贤翻译过,我个人建议自己看,不要看太对译本,这样才能养成自己 独特“道”的见解!道德经的 核心思想 应该就是无为而为.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